No Plagiarism!xjP5f8mWboshKhiddvfTposted on PENANA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k1gOl3rWlO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I3UaDyI8y0 維尼
歐洲劍並沒有比較重。10世紀到15世紀,平均的劍重量是1.3公斤,而16世紀則是0.9公斤。即使是較重的混種劍,也不到1.3公斤。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o37NHBEjus 維尼
而武士刀的平均重量,大約是0.9到1.4公斤。0.9公斤的是常見的打刀(うちがたな)重量,許多歐洲長劍都是這個重量,而16世紀的歐洲劍平均也是這麼重。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1OxtvTQQeK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kgOl7saQos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Uw8R3UAyXw 維尼
大劍的部分,德國雙手大劍大約是兩到三公斤重。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qSoxjcZLft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TtTUwyo99l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zgl2NpK1rD 維尼
我所知最大的劍,在伊斯坦堡博物館內的匈牙利重劍。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7c0if2uTst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GyrsyQ0wrt 維尼
長近270公分...也只有三公斤多。反倒是日本刀的太刀類,重量從兩公斤起跳,平均都比歐洲雙手劍還要重,甚至還有重達八公斤的怪物...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gU9zMYImjQ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kqdDVQF7Hx 維尼
在歐洲歷史上大部分的時間,劍其實並不重,也絕對不慢。歐洲武士動作緩慢笨重的這個印象,大概是源自於我們對歐洲騎士的刻板印象就是穿著覆蓋全身的板金盔甲。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LWWs4YuiRj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TTN1IF5F3H 維尼
然而,「兩個穿著重盔甲的戰士拿著重劍互砸」這個鮮明的印象,其實只佔了歐洲歷史非常短暫的一段時間。在15世紀之前,盔甲的製作沒那麼精良,社會也比較貧窮,一般來說都穿著鏈甲和小局部的鎧甲;而到了16世紀末,槍砲已經漸漸普及,厚重的鈑金鎧就逐漸被淘汰了。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ICOfrXEPqK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anvfBH5hRW 維尼
「全身板金鎧+大劍」這種組合的作戰風格,可以說只存在於15到16世紀這一小段時間。在鈑金鎧被淘汰之後,劍與劍術並未被淘汰,因為當時的火槍只能打一發,一槍打完之後就必須拔劍迎敵。我認為歐洲劍術真正的頂峰,應該存在於17到18世紀這段時間。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RKD1ku6ssF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2CiJF6bkMM 維尼
補充一下, 德式大劍大概也只是 1.3~1.6 Kg 超過2Kg 的一般推測是儀式用劍。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y42xAFvVf9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zvRNeIWGqj 維尼
日本8kg 超重的雙手武可能不是戰場使用的兵器. 宋明也有超重的雙手武. 那個是拿來武舉考試用的. 運轉如飛, 看起來很炫.... 打仗的兵器重量東西方大概都差不多。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ZBRpk6C8Mp 維尼
說歐洲劍術真正的頂峰,應該存在於17到18世紀這段時間太過片段,事實上從中世紀前期後期文藝復興乃至火槍時代所用的劍都不同,使用技巧自然也有差別。
-
從中世紀前期長劍重視斬擊能力到後期劍尖處收窄開始重視刺擊效果,文藝復興單手劍和西洋劍(rapier)乃至更後期的禮劍(small sword) 還有戰場上使用的軍刀(saber) 要一起拿來評比,標準也真不易訂。
-
另外在前膛槍時代火槍一次裝填只能打一發,但比起拔劍迎敵,當時的戰法應該是雙方不斷的再裝填再開火,直到一方撐不下去開始潰散後再展開追擊衝鋒。
-
而比起額外花錢配一把劍再訓練相對複雜的劍術並增加全身重量,刺刀絕對得更常見也更有效率的配備,用來防範騎兵組成密集陣形效果相對好。而在刺刀出現,則依賴於配置額外的長矛兵來防範騎兵,如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陣就是如此情況下的一個陣法。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3BIHdjnYoH 維尼
如果要說火槍只能開一槍隨後就必須拔劍迎敵,這樣的場景要常見的場地應該是在船艦上進行登艦戰鬥的時候,而使用的火槍也應該是指手槍(考慮直接拔劍,那步槍難道要直接丟掉嗎)也因此,當時也常見在身上配備多把手槍,一把射完換一把,或是直接將火槍和近戰武器結合。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tN5njEQPON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AxBHgthc34 維尼
刀劍,或者說刃器,好用之處就在於相對輕鬆省力就能對目標造成重創,不論用斬用割,下去對人體都很可怕。而鈍器要使用首先重量就重,再來又必須要有足夠的揮舞加速空間,相對來說效率就低。而在中國戰場劍會被刀取代,恐怕一是生產方面可以大量配置,二是讓士兵學習容易,至於其他面向或許習慣也是原因之一。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JJw3xwfICg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pRs0jwtjK4 維尼
如果是軍隊野戰的遭遇戰,那其實和正規戰的流程不會有太大差別,唯一差就差在你可能沒時間對目標組織好足夠完整的陣列。(雖然擔這點差別就夠大了)(而又如果對方直接衝鋒,那又是另一種情況)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OOGeliHAR6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gcjPZ3qpH8 維尼
說來,會覺得歐洲長劍重且緩慢的原因一個可能是和西洋劍作比較與著盔甲時的外在錯誤印象,二可能是遊戲娛樂的資訊與數值所導致。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LSVkHObWYj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gvhnuPrGl5 維尼
資料來源:http://www.plurk.com/p/le8yre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IIM4qHLZ5j 維尼
此網頁後面有更多人列出各種兵器的不同與比較,建議有興趣的人可以直接到該網址觀看更多討論。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rxgaS0SvPo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nwXOU3kgrh 維尼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28PENANAgQh9954j8I 維尼
3.148.185.226
ns3.148.185.226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