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137987/是但噏/issue/29
是但噏 - 【52週計劃──第28週】菲利普.貝松《這不是社會新聞》 | Penana
more_vert
-
info_outline
資料
-
toc
目錄
-
share
分享
-
format_color_text
介面設置
-
-
exposure_plus_1
推薦
-
report_problem
檢舉
-
account_circle
登入
share
bookmark_border
file_download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exposure_plus_1
是但噏
篇 #29
【52週計劃──第28週】菲利普.貝松《這不是社會新聞》
No Plagiarism!4d6V3mrNAGG6hQywrbP4posted on PENANA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ipa8xN9Bod 維尼
這不是一本推理小說,我們一開始就清楚明白兇手是誰;這不是改編自真實事件,卻又是一篇「現實」的故事。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WgQ8l4KsOD 維尼
故事主角生於法國的四口之家,看上去和其他家庭無異,結果有一天,父爸爸竟然殺死了媽媽,被主角年僅十三歲的妹妹親眼目睹。之後便是說兩兄妹如何跟警方周旋﹑身邊的人如果對待/看待他們﹑事件對二人產生了怎樣的心理影響(自責/痛苦/憎恨)等等。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IoxCmctZs3 維尼
作者不是想寫一個有趣的故事,他是想要讓社會了解到除了「直接」的受害者,我們也應該關心「間接」的受害者。不要只是在事件發生時,給予短暫的同情,而後就置之不理。這些外人看不到的創傷不會隨著年月而消逝,沒有舒解的話,反而會隨著時間增長而根深柢固。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RHq5tCwFlC
15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1WETRfmcVU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uaaaZWqhar 維尼
每個人都懷有僥倖心理,忽視了他們看到的跡象——父母不願向子女暴露兩人之間的問題,總是在子女面前裝作若無其事;子女發覺母親的神經質和父親的暴躁,卻認為只是性格問題;朋友曾目睹男方勒住女方頸部,卻認為只是偶發事件;母親曾親自到警局舉報丈夫家暴,警方卻不以為然,備案後便無動於衷,諸如此類。家暴明明一直有跡可尋,卻無人對受害者伸出援手,這也是我們要深思的問題。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yOmIjUBqF9 維尼
(完)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146PENANAPa8CW8ADil 維尼
3.137.184.32
ns3.137.184.3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