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_back
不眠草逛大蕉園
more_vert
-
info_outline 資料
-
toc 目錄
-
share 分享
-
format_color_text 介面設置
-
exposure_plus_1 推薦
-
打賞
-
report_problem 檢舉
-
account_circle 登入
X

G
簡介
目錄
打賞榜
留言 (2055)
2024/6/30:
前33篇由不眠草不負責任撰寫而成,自34篇始加入魚落井、藍橋春雪兩位優秀創作者,一同不負責任撰寫。
乍看之下好像是認真在看小說,實則是一群朋友一邊看小說一邊講幹話。
如果太幹,純屬偶然。
目標:
每天閱讀一部作品,瀏覽5~10篇後,發表一篇不低於300字的心得
如故事的篇幅過長,避免影響日更,總閱讀時數單次最高90分鐘
時間:
從8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
聲明:
專欄重點在於紀錄閱讀的所思所感,不負任何教學、評論之責任。
會從【大蕉園地圖】中每日抽出一部作品閱讀,
若重複中獎,會從上次閱讀到的地方繼續往下閱讀5~10章。
如果中途想要退出活動,請私訊我把你的籤拿掉即可。
補充:
※ 心得可以參考我在IG的復健文:
https://instagram.com/silphidae_isreading?igshid=MjEwN2IyYWYwYw==
※ 僅閱讀PENANA平台內發表的故事
※ 8月1日前可於【簡介下方開始留言】,屆時會自行抽出一部作品開始閱讀。
※ 7/31/2023 02:21 修訂抽籤規則
※ 8/05/2023 01:50 新增抽籤規則
※ 8/06/2023 19:13 修訂目標
※ 8/14/2023 00:09 修改抽籤規則
※6/17/2024 11:59 重新連載
※7/18/2024 11:55 結束連載
預計閱讀時間: 7 小時 0 分鐘
toc 目錄

2023佛系日更大挑戰
心得
不眠草
不是書評
bookmark_border
書籤
開始閱讀 >
X
每次催更後,作者都會收到通知!
smartphone100 → 催更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
對此喜歡的人
兩位的評論都相當精準,我覺得很有參考價值!
老實說會讓你們有世界觀過於厚重的想法,源自於我的不成熟XDDD
《重蝶的幸蝠》算是我比較早期構思的作品,序章則只是把當年寫的內容重修,沒有做大改動。然而因為這次重寫加了大量的世界觀設定,而我又有各種怪毛病,不喜歡像導覽員那樣仔細對讀者介紹設定,而是希望讓讀者在劇情中慢慢理解世界觀,有種「一開始世界全是漆黑一片,但隨著探索,已知的區域逐漸增加」的感覺。
種種因素導致還不曉得收斂的我,把密度太高的情報塞進讀者腦袋了,我有在反省(真誠的眼神)
咳咳,這樣的作品對於書評者來說寫評論肯定是很費神的,只能說……辛苦兩位了orz
重蝶的問題應該在於我太急於表現,沒什麼顧忌讀者感受就把海量資訊都塞在前期的篇章,後來的作品我就有檢討這點……雖然還是有被讀者說專有名詞太多XDD
至於你們有提到的「緒空發現詠夏衣著相當奇怪」這點,因為是用第三人稱書寫,而不是主角的內心戲,所以其實緒空是不曉得那些現實世界才有的專有名詞的。
不過會造成這樣的誤會應該也是我第三人稱用不好的緣故(老實說寫重蝶時是第一次嘗試第三人稱,但寫到現在還是覺得不太習慣),讓人以為是在透視主角的心思。
不過我也理解在原創世界觀中放入不該存在的專有名詞會造成氛圍破壞的這點了,哎呀……但若不用讀者能理解的名詞去描寫,又會導致看不懂,真難辦XD 老實說這也是我認為穿越作品數量會如此之多的緣故就是了,可以很簡單地處理這個問題。
至於主角為何會在危險的戰鬥中回憶與姊姊的過往,其實是因為他被獵蟻給捅了,看到走馬燈🤣 嗯,我完全理解我的書寫模式時常會讓人需要腦筋轉個彎才能讀懂,不喜歡給讀者提示的壞毛病RRR
總之,再次感謝兩位的評論。重蝶確實是不夠成熟的作品,就像剛得到五顏六色的油漆桶,就迫不及待地把牆面弄得五彩繽紛的孩子,卻不曉得過多的修飾反而讓人無法沉浸其中。不過現在我也懂了,為什麼反璞歸真總是被認為是更高的境界XD
不過想達到這個目標就得把作品弄得好入口一點,讓讀者有動力繼續探索呢,我還得多多練習😆
至於緒空傷勢不重,其實算是伏筆啦XD他的恢復力異於常人,這是有其他緣故的。
雖然是「第三人稱」,但也有與角色內心距離遠近的技巧之差,而上述的寫法就是比較貼近的。
並且,不是使用第三人稱就可以忽略【故事整體的風格】,站在現代讀者的角度,帶入一些非相同世界觀下的概念,這樣的做法缺乏一致性反而會令讀者在閱讀時產生割裂感。
讀者在閱讀你的故事的時候,終究是希望可以沉浸在幻想當中的,但突然出現了來自現實的聲音,那種幻想就很容易會被打破。
【若不用讀者能理解的名詞去描寫,又會導致看不懂】這一點我很認同,所以也會覺得《重蝶的幸蝠》在開頭使用大量的「心臟打出……鎧山的冰霜」、「火樁劍舞時……的步伐」等類似的形容,會些許造成理解上的窒礙。
──這一點可能就是作者要衡量的難處吧。
之前看過一部影片對「藝術」的解釋:大人是使用各種媒材、工具作畫,孩子只是試圖將五彩斑斕的顏料變成各種形狀。
我很喜歡這個詮釋的角度,也分享給罪夜~
感謝罪夜的參與~♥ 相信有罪夜的努力,作品在未來也會變得越來越好,有更多人可以一起欣賞,罪夜的讀者實在太有眼福了XD
最近比較繁忙就不大篇幅地回應了,但你們的建議我都有好好思考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