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佩服法國人。
每天早上,當香港人仍在擠迫的車廂互相抱怨,法國人卻坐在咖啡店的戶外座位,喝喝咖啡抽抽煙,享受早上的陽光,好不悠閒。雖然我討厭法國人的傲慢,但他們重視生活的質素,工作再忙,也要享受生活的心態,實在令我敬佩。
離開法國後,我反覆思考,怎樣才算享受生活?反思生活,我們一旦遇到不順、不如意的事,便怨天尤人,認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希望,天也塌下來了!人的衝動和狂妄,令我們拒絕了生活的美好,也忘記了一個事實 -------- 生命本來就是那麼不如意。
被物質支配的世界,人要快樂,似乎只有物質才能滿足心靈的空虛和鬱悶。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這份失落攻陷你的心理建設,墮入不斷埋怨的漩渦。走出漩渦的唯一方法,就是其他物質的補充,沒完沒了。我們的有限和固執,忽略了其實生活的角落,藏著一份小甜蜜。
為自己的生活揀選最甜蜜的時刻,可能是你踏進人生的另一階段;可能是你喜歡的球隊終於奪冠了;可能是你為自己買下了第一個單位⋯⋯ 這些時刻當然為自己帶來喜樂。不過,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往往不會回味那些時刻,反而向身邊的朋友求助,哪怕只是喝一碗糖水,能夠跟朋友知己訴訴苦就足夠了。把苦水都吐出了,心中只剩下一點甜。
周日晚上,獨自回家的途中,回顧過去一周,幾乎天天跟兄弟飯聚。其中一次,我遇到一個(小)挫折。那天清晨,我跟神父說:「我想搵神父食飯呀」,神父二話不說,立刻答應了。生活的一點甜,大概是每當自己感到難過、痛苦,需要陪伴的時候,他總在。
每次跟兄弟飯聚,我們無所不談,例如談波經、分享生活的瑣事、模仿某人說話的聲線及配戴口罩的方法。雖然對話的營養成分談不上豐富,但是每次飯聚總是讓我有喘息的空間,也不斷提醒:一定要珍惜每一次飯聚。
這份小甜蜜,並不是在便利店隨便買一排巧克力能比得上,也不是隨便找幾個人吃飯便滿足。聚會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讓他人知道「我不知幾多人陪」、「我去邊都有人記得我」,而是彼此分享生活的甜酸苦辣,真誠地跟對方相處。缺乏真誠,這只是一場show!
能夠跟知己一起,是我的福氣。當今時代,能夠做自己,放心吃飯,享受其中,難道這不是生活的小甜蜜嗎?
享受生活,不一定像法國人般悠閒過活,也不一定具備富足的生活條件,只要我們捉緊生活的小甜蜜,真的明白當中的得來不易,享受這份甜蜜,我們就已經享受生活了。
ns160.79.111.2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