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章的努力下,民主派議員成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聯盟,團結起來共同爭取香港的民主和自由。然而,他們仍然面臨著建制派的強烈反對和中間派的猶豫態度。
民主派議員對於建制派的攻擊感到憤怒,他們明白自己需要做出更加堅毅的行動來捍衛民主價值。涂謹申和劉慧卿等領袖議員帶領民主黨的議員團隊,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內部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建制派的挑戰。
劉慧卿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提案,他建議民主派議員在立法會上發起一系列的抗議行動,以示對建制派的不滿和對民主價值的堅守。這個提案立即引起了許多議員的熱烈討論。
民主派議員分成兩派,一派認為應該以和平理性的方式爭取民主,避免任何暴力行為;另一派則認為應該以更激烈的手段來對抗建制派的壓迫。這引發了激烈的辯論和對立。
涂謹申在會議中發表了一個動人的演講,呼籲大家保持冷靜和理智,同時保護民主派的形象和價值。他提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既能表達不滿,又能保持和平。
最終,議會內的民主派議員達成共識,決定組織一場和平示威遊行。這場遊行將集結香港的各個社區,向世界傳達他們對民主的渴望和對自由的堅守。
公民黨的議員郭榮鏗和獨立民主派的議員梁繼昌也加入了這個行動。他們與民主黨的領袖共同籌備遊行的細節,包括路線、口號和宣傳活動。
而在建制派陣營中,他們對於民主派的行動感到憤怒和不滿。他們認為民主派議員的行為是對立法會的不尊重,並將對香港的穩定和發展造成威脅。
中間派議員則分成兩派,一派傾向支持民主派的抗議行動,希望能維護香港的自由和民主;另一派則擔心這樣的行動會導致社會動盪和不穩定,他們希望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維持香港的和平穩定。
在遊行的前夕,香港的氛圍變得緊張起來。傳媒和國際觀察家都對這場遊行充滿了期待,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這座城市。
本章的結局將揭示民主派議員是否能夠成功舉行和平示威遊行,並為香港爭取更多的自由和民主。同時,建制派和中間派議員也將面臨抉擇,他們將決定站在哪一邊,並對香港的未來產生重大的影響。
ns18.119.0.207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