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生命之火並不能夠解決我現在的問題。因為生命之火,我開始了選擇工作的路,也因為沒有生命之火,我想退出。
對了,關於上一篇,我想說:
我終於收到很久很久之前的一個申請的拒絕。其實我早就知道它不會接受我了,因為我沒有想過那裡的測驗要說話,但我不知道我要怎樣說,我根本不了解自己,所以,我不小心就說了中文(「啊唔係」)。
然後,我再收到一個以為我沒有參加的那個測驗的那個工作。我們或者需要太多的轉折,但這不是一個愛情故事。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我打了「生命之火」,令我覺得,我需要為自己解釋一下。那刻,解釋的欲望太過放棄,但並不代表我沒有這個想法。這就是宇宙,總是在一些時間裏展示共時性。
我不知道那生命之火有沒有因為前文而重新出現,也許就是因為之前的生命之火,令我無視了那些有可能的拒絕。而這些拒絕,其實與我現在placement的那些,又有什麼不同。我承認寫作而生的生命之火,因為我的確愛它,但是,在我選擇參加placement的時候,其實我同時也在否認它可以給我的可能性。我不知道我會不會因為拒絕而放棄,就如上年三月一樣,但是它在此刻終於成為了我某種可能性。我的情緒回到了我選擇寫作的原因,我的人生也在重複地尋找。
靈性也是我的生命之火,如果沒有它,我不會來到現在,我可能前年三月已經放棄這個世界。它教了我很多,我對此也有興趣。如果寫作是興趣,它是那生命之火的柴火。它支撐的,是我這個人。
我半放棄寫作,那火終於消失了一半。利用靈性來乾燒,我這個人也沒有存活的機會。沒有補充能量的能力,是我使去重力和動力的原因。我的生命之火成就了此刻的我,那我的未來,我的寄託,又會在何方?
所以說來說去,其實就是青少年的迷惘。只是,我的迷惘加上了金錢,加上了別人的期望,加上了我對現實的失望,所以千絲萬縷,令我思緒混亂。
我好想問一下其他人,問他們終於找到工作了嗎?但是,是與不是,又關我什麼事呢?他們如果找到了,我只會覺得落後;他們找不到,那我們就同病相憐吧。那是一種被害的想法,但我想,他們並不會被影響,因為他們的積極,是我無法想像的。而母親,我仍然沒有告訴她我的動搖。她曾經告訴我,你不找到,我想,那是一種對子女的感覺吧。但是,她對我需要找工作的價值觀,並不會因為我放棄而停止的。
所以,我終於可以去想一下,我對placement的生命之火為什麼會持續下去,至到十二月份。
三天之後的義工,為我的未來發展畫上重要的一筆。有義工經驗好過什麼都沒有,也可以告訴我的父母,回來的意義。我知道我好像忘記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在現在有限的時間內,有即時回報的,只有這個了,更何況,我不知道我真正想做的事。
這是第一步。社會上的意義。這是困住我的想法,就如我必須要找工作一樣,是一種比較。但對我來說,我沒有尋找工作的目標,我又怎能真的找到一份想要的工作?我放棄了寫作,帶著我的迷惘來到英國,因為placement 可以解決我這個迷惘而進入了尋找工作的過程,而這個是社會希望我有的能力。
第二,生命之火。帶著期待和發掘新事物的想法,終於,我來到這個地方。我發現自己在英國之後有了衝動選擇的情況,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就如引句所說的一樣,我是突如其來地選擇了placement ,我不知道我在面對什麼,更沒有想過我現在的放棄。
這兩個思想也令我在開始選擇工作之後陷入迷惘和自我否定。因為我只是為了別人的價值觀和意見去選擇工作,這並不是我真正熱愛的東西。那個所謂的「生命之火」,第一個,只是回應別人的期望,並把它放在自己身上。第二個,那是「三分鐘熱度」的故事。只要失敗,那些曾經的衝動就會反覆被檢視,就如現在。
突然想到,如果我要跟未來的學生說什麼的話,我會說「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去選擇placement(選擇工作)」,卻在這個想法之後想到了一個句子「說這句話的人本來已經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因為有些人是透過這個方法來了解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的位置。
ns18.222.178.70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