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皇宗經略 雄雌爭辯
某日,殘曉清光透進帷幔,皇宗學傳來學子書聲朗朗,清脆悅耳,滔滔不絕。突然坐在最後面的一名女學子舉手道:「敢問師傅尊姓大名,何方神聖呢?」,師傅反問道:「請問公主殿下尊姓大名,何方神聖呢?」,女學子流露稚嫩的笑容道:「我叫拓跋玟,獻文帝的五女。師傅您呢?」
「皇五妹,師傅姓遊名明根,與高閭大人並稱『游高』,都是太皇太后非常敬重的大儒,妳開課日沒來,今天來興師問罪嗎?」,皇七弟拓跋詳道。
「拓跋詳,開課當日我們都沒來,今日好奇,不能多問嗎?」,皇六妹拓跋瑤道。
其他學子看著他們,你一來我一句鬥嘴吵架,六十餘歲的游明根微笑道:「你們都別吵了,師傅叫游明根,北燕人,自小家貧不識字,年少時遇到戰亂成為奴僕,替主人放羊,渴望學習識字,便用壺裡的米湯,請路人教我識字,路人寫一字我就照著描摩一字,我的堂兄見我如此刻苦讀書,便花錢幫我贖身,並教我讀書識字,十六歲回到家裡,喜好讀書的我,就把庫藏白菜的地窖當成書房,繼續刻苦讀書,太皇太后不問出身貴賤,只要有才能都受到的禮遇,今日有幸有此開課講學,大家要謹記做人處事要仁和,待人接物要禮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不能吵架。」,學子聆聽教誨,靜默學習寫字。
拓跋瑤把毛筆丟一旁道:「師傅!我不寫了,倉頡對女子有仇嗎?為何造女部首的單字,字字充斥負面、貶抑、歹毒、仇視之意呢?如妄、奸、妖、妓、姦、姘、娼、婬、嬖……」
皇五弟拓跋雍道:「倉頡這位老兄,一定受到妻妾成群的苦毒,心生怨恨不敢發飆,只好在造字上大肆宣洩對女子的不滿與抹黑,才能顯示男子的清白高貴與無辜嘛!」,學子哈哈大笑,拓跋詳坐在案牘上笑道:「肯定是家裡的女漢子讓倉頡受不,如我的娘親高太妃一樣好兇!我怕怕喔!」
皇二弟拓跋禧在案牘上寫一個大字,拿起來向大家道:「這字是『媽』,南方人稱娘親為媽媽,如姨媽、奶媽等,這『媽』字是尊稱,它沒有惡意。」
皇四妹高平公主拓跋真站起來道:「怎麼沒有惡意,『媽』字拆開『女、馬』,為子女作牛作馬的女人就是媽,隱喻女人要為家庭付出無所求,太不公平了。男人豈不成了廢物嗎?」
皇四弟拓跋羽道:「妳為女人打抱不平,幹嘛把男人拖下水一起駡呢?」
皇三弟拓跋幹在案牘寫了二個大字,拿起來向大家道:「大家猜猜看『妒嫉』這兩個字,倉頡如何造字呢?」,馮熙庶出的三子馮夙道:「妒嫉這兩個字拆開就是『女、戶』、『女、疾』,意思就是『家家戶戶的女人都有的疾病嘛!就是『妒嫉』,多麼神傳呀!』,此話一出,引來男學子一陣狂笑,有的人捧腹大笑到彎腰,有的人仰天長笑,拓跋瑤聽到一陣狂笑,氣憤難耐,走到馮夙面前賞他一巴掌,馮夙被打了一記耳光,怒氣沖天抓住公主的長髮回擊,兩人互不相讓大大出手,男學子護著馮夙,女學子護著拓跋瑤,游明根看到雙方人馬各持己見,爭論不休,甚至大打群架,大聲道:「全部都給我住手,回座位坐好,聽師傅講學。」,男女學子互瞪不情願回坐。
游明根捋一捋長鬚道:「中原漢族已延續千年男主外,女主內的金科玉律,要求女子三從四德,三從就是『女子在家要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從就是『順從』,是女子最大的德性;四德就是『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婦德就是女子要謙恭有禮,婦言就是不多話,婦容就是著裝要得體,婦功就是操持家務,這些都是女子應該做的事,否則會被男子休妻。」
六位公主翻白眼齊聲道:「不公平!」
皇六弟拓跋勰道:「倉頡造字中,以『安』字來看,就是女子在家裡操持家務,萬事皆『安』,漢族肯定女子操持家務的貢獻,但同時也限制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做個獨守空閨的貞節烈女,形成男主外女主內的習俗,『安』字有溢美、崇敬、歧視、限制的意思,依個人觀點而有不同的解釋。漢族是男尊女卑的父系社會,而鮮卑族是女尊男卑的母系社會,男子除了打戰以外,女子幾乎掌控所有的內外事務,如太后臨朝稱制,夫死不從子,正好與漢族相反。難怪今日公主們氣憤難消,倘若我身為鮮卑女子也會與她們站在同一陣線抗議,但我是鮮卑男子很羨慕漢族的男尊地位。」
拓跋瑤大聲道:「講一大堆廢話,總結一句叫『屁話』,呸!呸!呸。」
游明根道:「想不到拓跋勰小小年紀,很有見解,講得很好。漢族的傳統習俗裡,把「男主外、女主內、三從四德」奉為女子的道德圭臬,已根深蒂固,理所當然,延續千年。鮮卑族有自己的傳統習俗,不同於漢族的風土人情,自入主中原後,除了入境隨俗之外,還要移風易俗,去惡歸良,天下才能太天,這是身為拓跋皇族的重責大任。」,游明根走到中間道:「今日講課前,已提醒大家謹記做人處事要仁和,待人接物要禮讓,兄弟姐妹要和睦相處不要吵架,今日學子違規,所有單字罰寫五十遍。」,大家異口同聲道:「啥?...」
游明根再走到拓跋瑤的背後道:「本次男女爭辯,各方論敘均有理,無對錯之分,但拓跋瑤公主殿下先動手打人,犯錯在先,應先向馮夙道歉,大家等她賠罪之後,才繼續講學。」,拓跋瑤不情願走到馮夙背後,拱手道:「馮夙,我不該先動手打人,在此向你賠罪。」,馮夙轉身道:「公主殿下,我也不該動手反擊,向妳賠不是。」,一陣歡呼聲,所有學子回到案牘上,繼續安靜練字。
清晨天未亮,皇宗學館外飄落滿地的落葉,苻承堅指揮宮女裡裡外外打掃、擦拭、拖地,見到六位公主一起走過來,微笑道:「公主殿下勤勉好學,今日特別早起來到學館讀書」,公主互使個眼色,臉上流露著邪魅笑容未語,便依序坐在離講台最前方的案牘嬉鬧。
不久,經常第一位進入學館的拓跋勰發現自己的座位被占走,用兇狠的目光掃射六位公主怒道:「拓跋瑤,這是我的位子,請妳『滾回』自己的座位去。座位在開課日按照長幼尊卑配置,妳不要帶頭壞了規矩。」
拓跋瑤起身道:「這座位有寫『拓跋勰』三個大字嗎?沒寫就表示先來先占。」,拓跋勰瞪她一眼,不加理會直接坐在她的旁邊,兩人共用一張案牘。
肥胖的拓跋雍嚼食東西搖搖晃晃走進學館,看到自己的座位被占用道:「拓跋玟,以後我的位子就讓給妳了,我到後面坐妳的位子。謝啦!我求之不得啊!」
男學子陸續進入學館,你一言我一語紛紛道:「依中原男尊女卑的習俗,男子應坐在前面,女子應坐在後面。」、「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今兒個氣氛怪怪的,好像男女又要打一架的樣子。」、「坐在後面很好啊!可以偷吃、嬉戲、打瞌睡、作弊…,為所欲所,何樂而不為呢?」、「公主病又發作了,好男不與女鬥呀!」,男學子們走到後面的座位,吃零嘴、嬉鬧、閒聊,只有拓跋勰堅持坐在自己的座位靜靜看書,女學子開心聊天等候師傅。
許久,師傅一直未進入學館,館內混亂的吵雜聲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大聲,有些人坐在案牘上,有些人玩骰子、鬥蟋蟀、武刀弄劍,各顯神通花樣百出,突然見拓跋宏與馮誕走進學館,驚訝的坐回原位,拓跋宏微笑道:「今日游明根師傅身體微恙,朕特來看看皇弟妹學習的如何?」,學子們高興的大聲歡呼道:「哇塞!今日不用讀書了!咱們下學去囉!」
身為兄長的拓跋宏道:「弟子聽聞師傅微恙,應感到憂傷,怎能一陣歡呼聲呢?嚴重失禮。」
拓跋勰冷靜道:「皇上,今日也有一件失禮之事待議,我們的座位是開課日依身份尊卑、輩分親疏排位的,拓跋瑤是女子而且年紀最小應坐在最後面,卻要與我爭位子,破壞儒家禮制。」
拓跋瑤不甘示弱道:「儒家禮制是漢人制定的,我們是鮮卑人不必把漢族一些莫名奇妙的禮制奉為圭臬。」
拓跋宏微笑道:「朕聽說你們幾日前,為男女之爭大打出手,今日仍延續這個話題僵持不下嗎?大魏自開國以來的皇帝,就採用漢族的儒家思想作為治國之道,讓皇子女接受完整的儒家教育,難免與鮮卑族的傳統習俗產生諸多抗衡、矛盾之處。自建國近百年以來,已發生諸多民族衝突引起暴動,如你們前幾日男女大打出手,其實是鮮卑族與漢族的文化之爭,我們生在帝王之家應負起各民族之間的融合,才能穩固大魏江山社稷,請問鮮卑、漢、羯、氐、羌,哪一個民族人數最多,文化最進步呢?」
拓跋勰大聲道:「漢族人數最多,文化最先進。」
拓跋宏點頭繼續道:「六弟答對了。漢民族人數最多,有文字載記流傳千年的經典史書,且早已進入農耕社會。鮮卑族加上其他民族的人數遠遠不及漢族,更慘的是沒有文字無法保存自身文化習俗,仍停留狩獵的遊牧生活,倘若沒有防患於未然,咱們鮮卑族遲早會被漢族消滅於歷史的長河裡。每個民族的風俗習慣都有利弊得失,出生帝王之家的我們,在民族融合要與時俱進、去惡揚善,這是我們應盡的責任與義務」
拓踐宏對著六位公主道:「五倫為儒家倫理的五種德目,《孟子‧滕文公上》記載『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拓跋瑤,長幼有序,不可紊亂,所有人都要依身份尊卑坐回原位。」,學子們意興闌珊拿著自己的書冊、文房四寶、零嘴、玩物,紛紛坐回自己的位子。
拓跋玟天真問道:「太皇祖母是女子,為何她的權力凌駕所有男子之上呢?豈不違反了儒家倡導男尊女卑的禮制嗎?」
拓跋宏環伺四周低聲道:「朕現在年齡尚小無法親政,有賴太皇祖母臨朝稱制,代朕處理朝政大事,終有一天還政於帝,你們要竭盡股肱之力,盡忠貞之節來輔助朕,從今日起要好好研讀儒家經典的治國之道。」
拓跋禧高舉右手握拳大聲道:「兄弟同心,其力斷金。」
拓跋宏道:「手足相殘,煮豆燃萁。咱們要以曹丕、曹植兄弟為戒。」,為了緩和氣氛,又道:「朕來教大家唱太皇祖母親自編寫三百餘章的『勸戒歌』,它是利用樂府的曲調填詞寫詩,很容易背誦且朗朗上口,已經會唱的人一起吟唱,不會唱的人跟著拍子一起唱和。」,大家在一片祥和聲中大聲吟唱,忘記剛剛發生不愉的事情,拓跋宏難得與皇弟妹享受天倫之樂,滿臉充滿的欣喜與微笑。
ns18.224.44.53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