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春耕籍禮 三推三返
在太皇太后的引領之下,拓跋宏乘坐牛車,率領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牛車隊伍氣勢雄壯、規模宏大、浩浩蕩蕩的前進,吸引大批百姓圍觀,一路經過田間地頭,抵達先農壇舉行籍田儀式。
當拓跋宏下牛車時,一位身穿漢服的皇帝,顯得平和溫文優雅,吸引眾人的目光在他的服飾上下打量,當眾人竊竊私語時,一身胡服的拓跋丕向太皇太后道:「鮮卑是馬背上的民族,上衣下褲利於騎馬射箭,優良傳統服飾不能丟棄呀!任意改變祖先留下的服飾,恐背負歷史的駡名。」
太皇太后微笑道:「皇上祭祀漢族先農神,親自耕田,穿著漢服利於農耕。東陽王!別緊張,皇上每年只穿一日漢服舉行『籍田儀式』,表示大魏重視農耕藉。」
漢臣李沖穿著下裙的漢服道:「賢者通權達變,因時、因地制宜;常人因循守舊,不知變化易俗流,嚴守舊法無法解決今日問題,豈能安天下呢?」
馮熙道:「籍田儀式只是皇上與大臣們的一場表演,藉機攏絡漢民族,重視農耕經濟,何況皇上只穿一日漢服而已,何必針對傳統服飾大作文章呢?」,胡漢大臣各自依族別簇擁,私下交頭接耳爭辯。
初春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陽氣上升,大地回春,萬物復甦,農耕在即。先農壇在宦官與宮女的籌備下,已擺設豐富多樣的三牲、蔬果、農物、清香、鮮花、五穀、雜糧等祭品,宮廷樂聲響起,拓跋宏與太皇太后首先走上臺階,在禮儀官的引導下完成祭祀先農神與眾多神衹,一群垂髫童子大聲吟唱歌謠:「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唱和祈福豐收四起,舞龍舞獅驅邪辟鬼,整個場面盛大,人數眾多,熱鬧非凡。
拓跋宏祭祀後,走下臺階至皇家籍田「一畝三分地」,牛鞭、耕牛、穀種等都已經擺放就緒,鼓樂齊鳴,他將裙擺及玉珮拉起塞入腰際,親自犁田給天下人做示範,在眾目睽睽之下,右手扶犁,左手執鞕,往返犁地「三推三返」之禮,順利成功完成親耕,再登上觀耕臺上,觀看王公大臣犁田耕作,從耕的三公九卿依次接受犁田,鞭行「五推五返」和「九推九返」之禮。
首先,身穿鮮卑服的東陽王拓跋丕在扶犁前行時,耕牛竟然不馴服,四處亂跑,沒辦法只好換一頭耕牛,但是換了耕牛仍然無法駕馭,侍衛十餘人上前輔助駕馭,勉強完成「五推五返」之禮,弄得一身服飾泥濘不堪,一向驍勇善戰的英雄豪傑,覺得自己在眾人面前丟人現眼,怒道:「他媽的!這隻牛很『牛』脾氣,搞什麼玩意兒嘛!」,悻悻然離去。
昌黎王馮熙身著漢服,也將裙擺上塞入腰際,右手扶犁,左手執鞕,牛卻紋絲不動,抽鞕幾下後耕牛慢慢前行,順利完成「五推五返」之禮,獲得眾人一片掌聲喝采。
其他年輕的大臣李沖、任澄王府的拓跋澄等文武大臣,陸續完成「九推九返」之禮,拓跋澄彬彬有禮向李沖道:「今日雖然順利完成「九推九返」之禮,但優劣勝負,高下立判。穿著漢族服飾與履鞋的人,小腿雖沾上泥濘,但只要用河水就可洗淨;而穿胡服的人,其下褲及皮靴一旦沾上泥濘很難清洗乾淨,可能毀壞不能再穿了。明年我要改穿漢服出席籍田儀式的「九推九返」之禮,正如李大人所說的,不能墨守成規拘泥古法傳統,相反的,要因地因事制宜,才能推陳出新,通權達變,大魏才能統治胡漢多民族。」,李沖揖手作揖道:「任城王爺之子,後生可畏令人期待。」,他們一面聊一面走向觀耕台。
觀耕臺上,拓跋宏與太皇太后正看著大臣鞕牛犁田的樣子,兩人不禁莞爾一笑,祖孫之情宛如母子之情,相談甚歡,有說有笑。太皇太后示意李沖與拓跋澄過來,心情相當雀躍道:「今日穿胡服的宗室大臣,下褲沾滿泥濘污漬恐怕洗不掉,無法再穿了。從這件事可窺知,大魏不能墨守成規,必須與時俱進呀!」
突然下起毛毛小雨,李沖道:「吉兆!初春萬物剛復甦,播種農物需要充足的雨水,此時下起珍貴的春雨,正所謂『春雨貴如油』呀!」
拓跋宏興高采烈道:「今日在籍田種下稻、黍、穀、麥、豆等五穀雜糧,由農務官精耕細作,駐兵把守,直到秋收後,再挑選優良種子貯藏於神倉。」,太皇太后道:「皇兒,今日籍田儀式也向天下人宣告,大魏重視農耕事業,具重大意義。皇上親自耕種下的稻穀,必須珍藏於天下第一倉的先農壇神倉,以供祭祀之用,部分作恩賜之用。」,拓跋宏拱手作揖道:「感謝聖母聖后教誨!萬福金安、富貴萬歲」。一場隆重的籍田儀式在胡漢民族的的觀禮下圓滿落幕,皇家牛車隊伍再度浩浩蕩蕩回皇宮,同時也吸引眾人百姓圍觀。
90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0062ET1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