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貴客臨門 定制禮樂
群臣繼續朝議,拓跋宏道:「朕依法統立長子拓跋恂為皇太子,其生母林文繡貴人生前貞潔有德,諡號『貞』,追封為『貞皇后』,眾卿意下如何呢?」
拓跋丕道:「中原王朝多以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為皇太子繼承大統,太皇太后在世時也正有此意,故遲遲未立皇儲。臣奏請延後立儲,等馮皇后誕下嫡長子再冊立皇儲。」
拓跋宏怒氣沖天大聲道:「大魏向來以『子貴母死』立皇儲,朕的生母思皇后與正妻貞皇后,都因誕下皇長子被文明太后以『子貴母死』舊俗賜死,林文繡就是朕的正妻皇后,拓跋恂就是朕的嫡長子,東陽公有何疑問與不解之處呢?」
拓跋丕急忙道:「臣明白不敢有任何疑問。」
拓跋宏挑眉道:「朕想起來了,在西郊祭天時,東陽公擔心自己日薄西山,看不到皇太子冊立大典,與丘穆陵泰一起諫言盡早冊立東宮太子,今卻想等馮皇后的嫡長子出世再立儲君,反反覆覆,顛三倒四,真是老糊塗了。別忘了『子貴母死』,你所擁立的馮皇后,他日誕下皇太子要被賜死。」,馮誕驚訝看著拓跋宏。
拓跋宏嘆氣道:「貞皇后消香玉殞,朕終身遺憾佳人難得,不樂見后妃再為『子貴母死』這種慘無人道的鮮卑舊制犧牲性命。」
秘書丞李彪拱手作揖道:「臣奏請立嫡或立長都不如立賢,陛下現有五位皇子從中選出賢能聰慧者繼承大統。」
李沖拱手作揖道:「馮皇后入宮多年,至今未誕下龍子,無嫡立長乃天經地義之事,奏請立皇長子拓跋恂為皇太子。立賢易釀成皇子為爭奪皇位而骨肉相殘,西晉的八王之亂就是一場嚴重的皇位爭奪戰,禍及全國導致滅亡,殷鑒不遠,大魏萬萬不能重蹈覆轍。」
拓跋宏道:「下詔立拓跋恂為皇太子,移居東宮,追封生母林文繡為貞皇后,配饗太廟。命李沖為太子少傅、馮誕為太子太師、高道悅為太子中庶子[1],教導皇太子文武全才與治國安邦之道。
命李彪為御史中尉,負責考課京師與地方各級官吏,按政績進行考評分為三等九級據以黜陟升降之準則。」
李沖道:「李彪為人正直守法、剛正不阿,有遠大抱負與理想,沒有皇親國戚、士族門閥的背景與壓力,對官吏的考評嚴守分際,以達勿枉勿縱,公平公正之效。」
李彪道:「臣必嚴以律己,公正考課各級官吏,杜絶貪贓枉法之情事,必嚴格執行考課制度,絕不負聖恩。」,向李沖行大禮以示提攜之恩。
此時,劉騰在拓跋宏耳邊低聲道,拓跋宏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道:「朕與司空馮誕馬上巡幸鄴城,下命好好款待這位遠道而來的貴客。」
拓跋宏與馮誕共乘金根車快馬加鞭趕到鄴城,他迫不及待大步走進行宮,見一名目秀眉清、溫文儒雅,大自己三歲的男子,穿著綾纙綢緞華麗的漢服,風度翩翩拱手彎腰行禮,每個動作都充滿繁文縟節的華夏禮儀,拓跋宏目不轉睛看著他,流露羨慕的眼神道:「華夏!華夏!華者美也,夏者大也,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謂之『夏』,是以華之於軀乃著服飾,以夏之於軀及行大禮。南朝貴族世家舉止投足之間,與北方草原民族截然不同,南朝臣民好有禮節啊!」,馮誕輕輕搖頭暗示。
拓跋宏馬上警覺自己失言道:「聽聞汝為南方世家大族,為何要投靠我大魏呢?」
此人再度拱手彎腰行禮道:「草民王肅出身琅琊王氏,家父王奐是東晉丞相王導的玄孫,是南齊尚書左僕射[2],草民因父親顯貴歷任著作郎、太子中舍人、司徒主簿、秘書丞,精通《禮記》、《易經》,涉獵經學文史,自小懷有遠大志向。家父因捲入南齊兵變案,被污陷叛亂,家族一夜之間遭到蕭賾皇帝的殘殺,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走投無路之際,在親友掩護之下逃離南齊,草民與南齊有不共戴天之仇,剛剛站在鄴城樓臺上,望向南方立誓要報仇雪恥,此仇不報絕不苟活,故投奔報效大魏國。」
拓跋宏道:「朕對南方第一大家族琅琊王氏的遭遇深表哀傷與同情,汝來自文化薈萃、文風鼎盛之都城,朕很想多瞭解華夏文化與治國之道,汝講述給朕聽聽南方文化!」
王肅深深一鞠躬,詳細闡述中原風俗文化禮儀,拓跋宏每有提問,他總能聰慧機敏義正辭嚴答辯,談及治國之道更是口若懸河辯才無礙,席間又拿出古琴,琴音從十指間傳出清脆高亢,氣勢磅礴的聲音,宛如英雄出征入陣曲,拓跋宏聽得如癡如醉,一曲終了。
拓跋宏道:「月娘已出來了,汝講得非常的淋漓盡致絲絲入扣,朕一點都不疲困,很想再多聽聽,與汝一席話勝讀萬卷書,咱們移駕至別處,再繼續談古論今革新之治。」,馮誕一直隨侍在側。
三人走到一間陳設簡單的小書房,一張小茶几,三張圓凳,馮誕幫二人倒酪漿,王肅幾乎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竭盡所能展現自己的才能與文采,突然左右觀察低聲道:「蕭賾皇帝身染重病奄奄一息,皇室為爭奪皇位正處於危亂之中,有滅亡之兆,陛下此時攻打南齊是最好的時機。」
「真有此事嗎?」
「此事千真萬確!陛下有一統天下的宏願,遲早都會舉兵南伐,此時不發兵,更待何時呢?草民為報血海深仇,請願出征討伐南齊效忠大魏國。」
拓跋宏對於王肅無所隱避的輸誠道:「朕授卿為輔國將軍,賜爵開陽伯,將來隨朕南伐消滅齊國一統天下。今日君臣秉燭夜談真是欲罷不能,朕獲益良多,猶如三國劉備遇到諸葛亮。」
「微臣剛歸順大魏尚未建功立業,懇辭開陽伯爵位,日後依戰功授予爵位,不枉陛下聖恩。」
「很好!就依卿的戰功授予爵位。大魏正推行漢化革新,屢屢遭到鮮卑勛貴的反對與抵制,朕可以挺住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也可以強勢推動革新的進程,但不瞞卿見笑,朕常反問自己,『漢制』究竟是什麼樣子?有何先進優勢?舉目文武百官都一知半解,找不到能擔此重任的籌劃者,卿來自南方的官宦世家,深暗華夏典章制度,正是朕推動『全面漢化』的及時雨,是上天賜予朕左膀右臂的肱骨大臣。」
王肅深深一鞠躬行大禮道:「大魏是由鮮卑族統治的天下強國,陛下洞燭先機審時度勢,有勇氣接受鮮卑文化的弱勢與不足,願意謙卑學習博大精神的華夏文明,不禁令人敬佩陛下過人的智慧。臣對漢制禮儀頗為嫻熟,願為陛下定禮樂制度。」
拓跋宏道:「朕要帶領鮮卑族徹底『全面漢化』,把桀敖不馴的鮮卑人,徹頭徹尾改造,如同卿賦有文采郁郁、恭謙有禮的文人,有勞卿為朕籌謀大計。」
王肅跪拜道:「臣必如諸葛亮全力輔佐劉備,為陛下制定禮樂。」,君臣相談甚歡。
馮誕道:「王肅大人,為什麼都沒喝酪漿呢?」
王肅顯得有些尷尬道:「臣初來乍到還不習慣北方酪漿、胡餅、鹿肉等食物,需要一些時日慢慢調適,來日方長,慢慢融合南北文化於一身,當看不出是北方人還是南方人,就是民族大融合。」,三人哄然大笑。
[1] 太子中庶子為東宮屬官,四品上,從事太子教育工作,屬太子太傅、少傅。
[2] 南北朝時,尚書令空缺時,尚書僕射開始執掌朝政,類似副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