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y/11106/高中以後/issue/5
高中以後 - 推薦書籍 | 被討厭的勇氣 | Penana
more_vert
-
info_outline
資料
-
toc
目錄
-
share
分享
-
format_color_text
介面設置
-
-
exposure_plus_1
推薦
-
report_problem
檢舉
-
account_circle
登入
share
bookmark_border
file_download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exposure_plus_1
高中以後
篇 #5
推薦書籍 | 被討厭的勇氣
No Plagiarism!HNgwnb9Tur0o5KoLy2Abposted on PENANA 談及「哲學」這兩個字,總令我有些微微的排斥感,不是因為哲學玄幻的虛假,而是我討厭佛洛伊德,縱使他對夢的研究貢獻不可抹滅。但又如何,他提出的那套「戀母情結」,深深噁心著我,如果說儒家分制的人倫為正道,那我會將它視為旁門歪道。 不說了,回歸正題。 我是蠻喜歡心理學的,當初也不是打著「想了解哲學」的名號來看這本書,會喜歡心理學,主要還是與心靈成長有關。5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GvXdVqZBK8
雖然我年紀小,生活歷練不似大多數出社會的人多,但有些事情,不應該等到出社會才來做準備。好比本書所談的課題的分離。課題的分離,是人際關係入門的基礎,越了界,肯定出問題。如果沒有看到這本書,我肯定還在人際關係崩壞的臨界點徘徊,一腳踏在天堂,另一腳踏在地獄,不穩定的精神生活令人崩潰。從小,我們所受的教育,多多少少,用的是賞罰教育的模式。本書對於此教育模式,有嚴厲的批判,我不再贅述書中內容。我認同的是它的直接,直切盲點的方式,絲毫不避諱的,把話題打繞在東方人敏感的親子關係上。書裡《第三夜》所提的「課題的分離」,是一個很棒的觀念, 實踐了之後,人際上一定會經歷個大轉折,往好的方向發展。但不必覺得得付出多麼大的努力,才能得到好的發展,就在當下,你只需要放手,別人的事,讓他們自己去擔心,而你的事,讓自己全權包辦,把彼此的界線畫清楚並非無情,你可以表示關心。但別人沒請求幫助的情況下,別隨意出手,要有個度,把持住這原則可以減少許多人際上的地雷,心理壓力也會大大的減輕。558Please respect copyright.PENANAx7AnqQiX65
8964 copyright protection554PENANAKJ7ReyATlP 維尼
3.137.215.234
ns3.137.215.234d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