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ety/613/post/19685?frompage=4&page=new
【書評】《逃亡者們的約束》──黑暗搞笑都會奇幻 - 書評區 | Penana
arrow_back
書評區
登入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資料
討論
會員
【書評】《逃亡者們的約束》──黑暗搞笑都會奇幻
白牙
#1
《逃亡者們的約束》書評
逃亡者們的約束是一部搞笑都會奇幻,講述便利商店大夜班的前惡魔獵人,遇上惡魔大軍上門,為了生存和女惡魔簽訂契約,接著繼續為生活煩惱的故事。
我閱讀至目前更新的部分,該故事有許多方面需要作者仔細評估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和技巧。以下列出我認為的幾個問題,和可行的改善方案。
形式與內容的撕裂感
故事中以敘述營造的氛圍或表現手法,很多地方和內容都有撕裂和違和感,彼此間衝突無法調和。
雖然標籤中沒有,但是從氛圍和劇情,這部作品明顯是有要走grimdark(後面姑且稱為黑暗好了),從社畜的怨念、不擇手段生存的底層人物、高級角色的龐大陰謀和角色死亡的方式和速度都透露出這種風格。
但是這些部分,和嘗試搞笑的橋段全部都有著非常嚴重的衝突,沒有超展開和鬼轉的趣味,更像是光速髮夾彎所以被甩出去臉撞個稀巴爛的感覺。
黑暗和搞笑是搭配相性很好的元素,彼此的衝突存在更能夠相互襯托,比較有名一點的作品像是《夜城》、《地獄怪客》、《康斯坦丁》都有不錯的示範,那種無盡的黑暗中,邪惡隨時都偶可能甦醒,而如螻蟻般的凡人在真正的強大前只有被輾死的份,但主角們還是叼著菸咬牙嘲笑往自己肚子捅了三隻利爪的不可名狀之物。
這部作品中許多試圖搞笑的橋段,使用的手法給我的感覺有一點點接近日式漫才那種誇張行為然後被吐槽的形式。但在表現形式上,以這部作品來說我認為是很難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的。
這和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可能有關,以旁白要同時擔任氛圍背景描述和吐槽時,感覺非常突兀。要以這種形式呈現,我會認為第一人稱,直接呈現角色反應,還有內心想法吐槽等等寫出來的效果,會比現在這樣更適合。
角色的部分其實也有差不多的感覺,現階段很難給我那種看過太多社會黑暗導致變成眼神死社畜形象,倒是滿滿的emo kid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話太多了。
旁白、對話加上角色心聲,一直解釋重申又強調,因為社會黑暗人心不古巴拉巴拉,所以我別無選擇只能巴拉巴啦。
花太多篇幅在解釋給讀者聽,和一副好像需要替自己辯護那樣,對塑造這種看太多社會黑暗心已死的角色來說是不適合。
讀者能從你營造的氣氛,還有角色所做出的選擇,以及頭幾次表明的對話或內心戲,就能替形象定型,一直強調但又沒辦法讓那描寫和形象很具體,就會有種過於用力但又達不到效果的煩躁感。
《咒術迴戰》的七海建人,用了「枕邊脫落的頭髮變多了,喜歡吃的夾心麵包從便利商店消失了,這些小小的絕望堆砌起來,才會讓人長大成人」這種對白來製造出帶有醍醐味的人設形象,不需要一直強調大家都懂的事情,而是找到那種能觸動內心深處那塊自己不知道都還保有的部分。
在本故事中,我想類似的橋段出現在對泡麵湯的處理上。但從實際上或寫作技巧上,我不確定留著一半泡麵湯之後可以泡飯吃的效果。如果劇情是醬包和調味粉只倒一半,留下來另一餐配飯時才拿出來加,這樣就不用重新煮熱湯(浪費瓦斯)同時可以省掉用對話解釋的篇幅。
泡麵用瓶裝水而不是去接自來水燒開,這邊我其實不太確定為什麼。但這邊如果瓶裝水是從商店裡拿回來的過期品,就能代替特地解釋自己之前吃即期食品之類的橋段。
洗澡的部分沒有提要趕緊接著洗避免水會冷調和熱水器要開更久浪費,而是選了明顯就是要讓男主忽略出浴少女身體的方式來達成「忘了關熱水器」,達成反差感。
但哪種才會是共有的合理經驗,能讓讀者感覺到「喔主角真的好窮過的好苦」的同理?
文字載體不會有圖像的優勢,卡漫式的搞笑橋段一定要審慎的使用。
最後,會不會只是我誤會了,本作只是想走搞笑,沒有想要黑暗風?
對,很有可能,但如果是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形式和內容衝突,而不僅僅是我誤讀了而已。
中文的遣詞用字,有非常多可以代替的選項,所以你用了哪一類的詞彙,就是有目的性的想要達成某種效果才會選。
故事中出現非直白常用詞彙的頻率並不低,而且氛圍描述也不像搞笑風──或是這麼說,如果想要突兀和超展開的方式搞笑,黑暗和搞笑的衝突並沒有相輔相成,而是產生了明顯的撕裂感。
演說表現比例失調
故事中「說」太多了,特別是世界觀。
需要立刻解釋世界觀的讀者肯定存在,但直接貼臉詳細說明絕對不行。
而且,那些解釋橋段(魔法原理之類的),都可以在下一段劇情就用演的來介紹世界觀,但卻都沒有,這就會讓直接塞世界觀的橋段變成導致讀者離開的段落。
這絕對違反了想讓讀者看懂,所以只好早期解釋世界觀的選擇。因為並沒有非得要現在解釋、不用那麼詳細,以及存在更好的方式解釋等等原因,讓旁白直接貼世界觀出來變成很差的選項。
能不能設計劇情(最下策乾脆用對話帶出)來呈現演繹自身設計世界觀,是基本功畢業門檻之一,非必要情況下直接世界觀貼臉相信是很多讀者會直接棄書的重要因素。
比如說,你想告訴讀者偵查魔法對施術者的風險和特色,讓主角一開始感受不清楚,決定閉上眼專心就能帶出需要聚精會神的設定。然後施法前,主角去看一下超商的各個監視器,確認安全,就能解釋特投入偵測的危險性,同時替開場選在便利商店合理化,利用你架設的場景,而不是只是為了選一個很血汗的職業,但卻好像周遭描寫還有設定和故事運行無關一樣(吃即期品也可以從這邊就寫,不用到後面變成用說的)。
這部分相關地方非常多,如果沒辦法都處理,帶出設定問題會是這部作品的大問題之一。不是因為沒有解釋讓讀者看不懂,導致劇情無法下去,而是解釋世界觀的方式非常生硬難以產生足夠繼續投資的動力。
再來是好像為了讓角色吐槽,很多東西都直接讓角色說出來,怕讀者無法抓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那樣。
這樣橋段多了很疲憊。
更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生矛盾描寫,那就會讓狀況更加大幅惡化。
主角說自己沒用才做超商店員,但卻又要女主惡魔不要瞧不起超商店員。
如果這是主角人設而非寫作失誤,真的不建議在搞笑作品放這種過於複雜的元素。
而因為對話全部都只有對話,而且還是對話連發,連發話者都基本上不描述的情況,讓「演、說失衡」有了完全不同的風味。
很多對話太乾了,而且有為了解釋特意使用對白道出解釋的情況,這讓只有「對話」而完全不描述對話時說話參與者動作、表情、周遭的行文方式,變得更加抽離故事。
因為這作品不時會直用白把讀者接拉出來,花篇幅描寫場景和解釋世界觀的,這樣原本可以靠對話間動作描述,深化角色性格內心想法,帶出景物甚至是世界觀的機會,全部都浪費掉了,變成直接用世界觀貼臉,還有和情節表現不合適的氛圍描述。
故事有很多需要解釋的地方,都讓角色或旁白直接用講的了。
有時候是順序不對,像是男主衝出便利商店舞空時,沒有解釋是踩著魔法陣,卻直接跑到空中,到後面才說明。
還有對於惡魔的描述,但突然掉下來的金色人形女子卻也是惡魔,這差異是為什麼,男主角為什麼立刻就接受了?如果這很正常,惡魔本來就會是妹子,而非只是某種日系作品的特別品味,那前面對於雜魚惡魔為什麼要花力氣那樣描述?
試著讓角色「演」出劇情,或是「說」話非常有哏,都是可行的改善方向。
說服力
情節走向和角色選擇,有沒有足夠說服力讓讀者相信,這麼作是合理的,或是角色會這麼作,是推進劇情時的重要考量。
這和角色塑造成功與否很有關,因為主角描寫多少有點不一致,所以會讓後面推進變得需要更多力氣來說服讀者。
被困在結界裡一整段情節,有很多需要更細緻處理的部分,特別這應該是第一段真正重要的大事件。找到結界能源的方式太巧合了、主角丟下同伴的部分太刻意,但真正會造成困惑的是沒有考慮結界能源等於直接送人,完全讓跑這一整齣的意義消失,破壞原本需要這樣來逃離的理由。還不如讓主角確認救不了同伴之後,用魔法炸掉結界能源,強化角色形象,因為原本稍微算ok的救贖戲碼,在應該死亡的角色轉生成小蘿莉之後,變得很廉價又無趣、最後合體大殺特殺更是讓前面試圖鋪陳的絕望和不得已全部消失。
角色究竟是甚麼樣的人,遇上這些情節該怎麼反應,這些都需要細緻的完整設計,並且隨時注意保持一慣性。
對話的目的性
有些對話缺乏明確目的,變成劇情推進解釋服務。
角色在對話,一定會有自己的目的,像是開場店長打電話過來是要幹嘛,要主角照顧好商店嗎?那整段會有那麼多其他東西,只是為了交代現況和世界觀嗎?
這邊問題和欠缺描述,一直用說的有關,劇情呈現和角色行動,每一步罪者都應該不斷問自己,這是否合理並且符合邏輯。
角色死亡
無鋪陳的角色死亡很容易讓讀者麻木,發便當不手軟的影集《冰與火之歌》,如果對狼家的鋪陳薄弱,血色婚禮就不會那麼震撼。
然後在雪諾復活了以後,另一種問題便開始浮現。
觀眾開始難以信任作者。
我對轉生成幼女然後讓男女主開始育兒的情節是非常不滿意啦,覺得意圖明顯然後身為讀者的自己整個被耍,還讓前面自爆救贖的情節廉價化。
而且這還是故事第一個重大事件的收尾,不是要救人氣角或之類的,把幼女改成白后轉生都沒什麼差別(我猜大概是想要演某種罪惡感救贖戲碼,但一樣要注意,按照前面的情節展開和描述,我對作這方面的掌握能力有點缺乏信心。直接讓大家誤會是白后,之後再揭開是轉生或某種更噁心讀者的結果,像是白后和人的碎塊合體的產物之類的,都能給讀者更多時間來接受剛剛便當立刻吐出來的狀況)。
往後依照劇情調性應該會繼續死人,建議作者審慎評估對角色死亡的鋪陳、事發,還有後續處理。
雜項
冒號不是帶出句子必要使用的,而本作品中會刻意將對話立刻分段,變成冒號後面是空的,讓冒號存在的必要性更薄弱。
除非你要投皇冠,不然不要讓雙引號跑出單引號之外(即使要這樣也應該符合單雙引號使用規則)。
不要賦予雙引號不存在的用法,強迫自己用敘述來讓讀者理解。缺少敘述是很多部分會出問題的原因,嘗試用這種方式偷懶,只會讓故事的洞更多。
本作品段落通常是逗號到底,句號只有一個。閱讀節奏需要靠句讀來控制,語句完結就直接打句號(一個段落可以擁有複數句號)。
句子有些不完整,包含漏掉主詞受詞等等。當代詞還存在沒有使用之前,省略主詞很不必要,只有徒增困惑的功能。
「了」、「著」頻率太高,許多地方也都可以省略。
常用「如同……,如同……」和「那……,那……」句型,審慎考慮欲傳遞氛圍營造。
結語
我對這部作品有很多意見,是不是因為單純我並非目標客群呢?
是很有可能,因為前陣子很紅,被稱為「黑暗奇幻」的那些作品,如《荊棘之子》、《刀光錢影》等,我都沒辦法看完全系列,感想通常是「喔,原來現在這樣會被叫黑暗了嗎」之類的。
而這種很明顯,有日漫式情節的小說,我通常會對於其邏輯缺乏和鋪陳有諸多不滿。
但《逃亡者們的約束》先完全不論劇情邏輯甚至是人物設定和表現橋段,其對於世界觀的展開,和如何以順暢方式介紹給讀者有很大一段進步空間。
不知道作者平時對都會奇幻的閱讀偏好是什麼,個人會推薦《夜城》(至少是第一集)、《巫師神探》、《鋼鐵德魯伊》,以及《魔法傭兵》,這些台灣圖書館應該都能找到。不論其奇幻世界觀的展開鋪陳,或是《夜城》對於黑暗絕望的營造,都對本作品會很有幫助。
即使想要書寫的是單一文類,但除非對該文類的瞭解已經爐火純青、透徹至無人能出其右,不然不可能只靠單一類型的理解就能寫出好東西。
至少廣泛吸收以後,能解決世界觀展開的安排問題,對劇情進行就能順暢許多。
1 年前
回覆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加入社群!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逃亡者們的約束是一部搞笑都會奇幻,講述便利商店大夜班的前惡魔獵人,遇上惡魔大軍上門,為了生存和女惡魔簽訂契約,接著繼續為生活煩惱的故事。
我閱讀至目前更新的部分,該故事有許多方面需要作者仔細評估自己想要走的方向和技巧。以下列出我認為的幾個問題,和可行的改善方案。
形式與內容的撕裂感
故事中以敘述營造的氛圍或表現手法,很多地方和內容都有撕裂和違和感,彼此間衝突無法調和。
雖然標籤中沒有,但是從氛圍和劇情,這部作品明顯是有要走grimdark(後面姑且稱為黑暗好了),從社畜的怨念、不擇手段生存的底層人物、高級角色的龐大陰謀和角色死亡的方式和速度都透露出這種風格。
但是這些部分,和嘗試搞笑的橋段全部都有著非常嚴重的衝突,沒有超展開和鬼轉的趣味,更像是光速髮夾彎所以被甩出去臉撞個稀巴爛的感覺。
黑暗和搞笑是搭配相性很好的元素,彼此的衝突存在更能夠相互襯托,比較有名一點的作品像是《夜城》、《地獄怪客》、《康斯坦丁》都有不錯的示範,那種無盡的黑暗中,邪惡隨時都偶可能甦醒,而如螻蟻般的凡人在真正的強大前只有被輾死的份,但主角們還是叼著菸咬牙嘲笑往自己肚子捅了三隻利爪的不可名狀之物。
這部作品中許多試圖搞笑的橋段,使用的手法給我的感覺有一點點接近日式漫才那種誇張行為然後被吐槽的形式。但在表現形式上,以這部作品來說我認為是很難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的。
這和第三人稱的敘述視角可能有關,以旁白要同時擔任氛圍背景描述和吐槽時,感覺非常突兀。要以這種形式呈現,我會認為第一人稱,直接呈現角色反應,還有內心想法吐槽等等寫出來的效果,會比現在這樣更適合。
角色的部分其實也有差不多的感覺,現階段很難給我那種看過太多社會黑暗導致變成眼神死社畜形象,倒是滿滿的emo kid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話太多了。
旁白、對話加上角色心聲,一直解釋重申又強調,因為社會黑暗人心不古巴拉巴拉,所以我別無選擇只能巴拉巴啦。
花太多篇幅在解釋給讀者聽,和一副好像需要替自己辯護那樣,對塑造這種看太多社會黑暗心已死的角色來說是不適合。
讀者能從你營造的氣氛,還有角色所做出的選擇,以及頭幾次表明的對話或內心戲,就能替形象定型,一直強調但又沒辦法讓那描寫和形象很具體,就會有種過於用力但又達不到效果的煩躁感。
《咒術迴戰》的七海建人,用了「枕邊脫落的頭髮變多了,喜歡吃的夾心麵包從便利商店消失了,這些小小的絕望堆砌起來,才會讓人長大成人」這種對白來製造出帶有醍醐味的人設形象,不需要一直強調大家都懂的事情,而是找到那種能觸動內心深處那塊自己不知道都還保有的部分。
在本故事中,我想類似的橋段出現在對泡麵湯的處理上。但從實際上或寫作技巧上,我不確定留著一半泡麵湯之後可以泡飯吃的效果。如果劇情是醬包和調味粉只倒一半,留下來另一餐配飯時才拿出來加,這樣就不用重新煮熱湯(浪費瓦斯)同時可以省掉用對話解釋的篇幅。
泡麵用瓶裝水而不是去接自來水燒開,這邊我其實不太確定為什麼。但這邊如果瓶裝水是從商店裡拿回來的過期品,就能代替特地解釋自己之前吃即期食品之類的橋段。
洗澡的部分沒有提要趕緊接著洗避免水會冷調和熱水器要開更久浪費,而是選了明顯就是要讓男主忽略出浴少女身體的方式來達成「忘了關熱水器」,達成反差感。
但哪種才會是共有的合理經驗,能讓讀者感覺到「喔主角真的好窮過的好苦」的同理?
文字載體不會有圖像的優勢,卡漫式的搞笑橋段一定要審慎的使用。
最後,會不會只是我誤會了,本作只是想走搞笑,沒有想要黑暗風?
對,很有可能,但如果是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作者的形式和內容衝突,而不僅僅是我誤讀了而已。
中文的遣詞用字,有非常多可以代替的選項,所以你用了哪一類的詞彙,就是有目的性的想要達成某種效果才會選。
故事中出現非直白常用詞彙的頻率並不低,而且氛圍描述也不像搞笑風──或是這麼說,如果想要突兀和超展開的方式搞笑,黑暗和搞笑的衝突並沒有相輔相成,而是產生了明顯的撕裂感。
演說表現比例失調
故事中「說」太多了,特別是世界觀。
需要立刻解釋世界觀的讀者肯定存在,但直接貼臉詳細說明絕對不行。
而且,那些解釋橋段(魔法原理之類的),都可以在下一段劇情就用演的來介紹世界觀,但卻都沒有,這就會讓直接塞世界觀的橋段變成導致讀者離開的段落。
這絕對違反了想讓讀者看懂,所以只好早期解釋世界觀的選擇。因為並沒有非得要現在解釋、不用那麼詳細,以及存在更好的方式解釋等等原因,讓旁白直接貼世界觀出來變成很差的選項。
能不能設計劇情(最下策乾脆用對話帶出)來呈現演繹自身設計世界觀,是基本功畢業門檻之一,非必要情況下直接世界觀貼臉相信是很多讀者會直接棄書的重要因素。
比如說,你想告訴讀者偵查魔法對施術者的風險和特色,讓主角一開始感受不清楚,決定閉上眼專心就能帶出需要聚精會神的設定。然後施法前,主角去看一下超商的各個監視器,確認安全,就能解釋特投入偵測的危險性,同時替開場選在便利商店合理化,利用你架設的場景,而不是只是為了選一個很血汗的職業,但卻好像周遭描寫還有設定和故事運行無關一樣(吃即期品也可以從這邊就寫,不用到後面變成用說的)。
這部分相關地方非常多,如果沒辦法都處理,帶出設定問題會是這部作品的大問題之一。不是因為沒有解釋讓讀者看不懂,導致劇情無法下去,而是解釋世界觀的方式非常生硬難以產生足夠繼續投資的動力。
再來是好像為了讓角色吐槽,很多東西都直接讓角色說出來,怕讀者無法抓到作者想要傳達的東西那樣。
這樣橋段多了很疲憊。
更要注意的是,如果發生矛盾描寫,那就會讓狀況更加大幅惡化。
主角說自己沒用才做超商店員,但卻又要女主惡魔不要瞧不起超商店員。
如果這是主角人設而非寫作失誤,真的不建議在搞笑作品放這種過於複雜的元素。
而因為對話全部都只有對話,而且還是對話連發,連發話者都基本上不描述的情況,讓「演、說失衡」有了完全不同的風味。
很多對話太乾了,而且有為了解釋特意使用對白道出解釋的情況,這讓只有「對話」而完全不描述對話時說話參與者動作、表情、周遭的行文方式,變得更加抽離故事。
因為這作品不時會直用白把讀者接拉出來,花篇幅描寫場景和解釋世界觀的,這樣原本可以靠對話間動作描述,深化角色性格內心想法,帶出景物甚至是世界觀的機會,全部都浪費掉了,變成直接用世界觀貼臉,還有和情節表現不合適的氛圍描述。
故事有很多需要解釋的地方,都讓角色或旁白直接用講的了。
有時候是順序不對,像是男主衝出便利商店舞空時,沒有解釋是踩著魔法陣,卻直接跑到空中,到後面才說明。
還有對於惡魔的描述,但突然掉下來的金色人形女子卻也是惡魔,這差異是為什麼,男主角為什麼立刻就接受了?如果這很正常,惡魔本來就會是妹子,而非只是某種日系作品的特別品味,那前面對於雜魚惡魔為什麼要花力氣那樣描述?
試著讓角色「演」出劇情,或是「說」話非常有哏,都是可行的改善方向。
說服力
情節走向和角色選擇,有沒有足夠說服力讓讀者相信,這麼作是合理的,或是角色會這麼作,是推進劇情時的重要考量。
這和角色塑造成功與否很有關,因為主角描寫多少有點不一致,所以會讓後面推進變得需要更多力氣來說服讀者。
被困在結界裡一整段情節,有很多需要更細緻處理的部分,特別這應該是第一段真正重要的大事件。找到結界能源的方式太巧合了、主角丟下同伴的部分太刻意,但真正會造成困惑的是沒有考慮結界能源等於直接送人,完全讓跑這一整齣的意義消失,破壞原本需要這樣來逃離的理由。還不如讓主角確認救不了同伴之後,用魔法炸掉結界能源,強化角色形象,因為原本稍微算ok的救贖戲碼,在應該死亡的角色轉生成小蘿莉之後,變得很廉價又無趣、最後合體大殺特殺更是讓前面試圖鋪陳的絕望和不得已全部消失。
角色究竟是甚麼樣的人,遇上這些情節該怎麼反應,這些都需要細緻的完整設計,並且隨時注意保持一慣性。
對話的目的性
有些對話缺乏明確目的,變成劇情推進解釋服務。
角色在對話,一定會有自己的目的,像是開場店長打電話過來是要幹嘛,要主角照顧好商店嗎?那整段會有那麼多其他東西,只是為了交代現況和世界觀嗎?
這邊問題和欠缺描述,一直用說的有關,劇情呈現和角色行動,每一步罪者都應該不斷問自己,這是否合理並且符合邏輯。
角色死亡
無鋪陳的角色死亡很容易讓讀者麻木,發便當不手軟的影集《冰與火之歌》,如果對狼家的鋪陳薄弱,血色婚禮就不會那麼震撼。
然後在雪諾復活了以後,另一種問題便開始浮現。
觀眾開始難以信任作者。
我對轉生成幼女然後讓男女主開始育兒的情節是非常不滿意啦,覺得意圖明顯然後身為讀者的自己整個被耍,還讓前面自爆救贖的情節廉價化。
而且這還是故事第一個重大事件的收尾,不是要救人氣角或之類的,把幼女改成白后轉生都沒什麼差別(我猜大概是想要演某種罪惡感救贖戲碼,但一樣要注意,按照前面的情節展開和描述,我對作這方面的掌握能力有點缺乏信心。直接讓大家誤會是白后,之後再揭開是轉生或某種更噁心讀者的結果,像是白后和人的碎塊合體的產物之類的,都能給讀者更多時間來接受剛剛便當立刻吐出來的狀況)。
往後依照劇情調性應該會繼續死人,建議作者審慎評估對角色死亡的鋪陳、事發,還有後續處理。
雜項
冒號不是帶出句子必要使用的,而本作品中會刻意將對話立刻分段,變成冒號後面是空的,讓冒號存在的必要性更薄弱。
除非你要投皇冠,不然不要讓雙引號跑出單引號之外(即使要這樣也應該符合單雙引號使用規則)。
不要賦予雙引號不存在的用法,強迫自己用敘述來讓讀者理解。缺少敘述是很多部分會出問題的原因,嘗試用這種方式偷懶,只會讓故事的洞更多。
本作品段落通常是逗號到底,句號只有一個。閱讀節奏需要靠句讀來控制,語句完結就直接打句號(一個段落可以擁有複數句號)。
句子有些不完整,包含漏掉主詞受詞等等。當代詞還存在沒有使用之前,省略主詞很不必要,只有徒增困惑的功能。
「了」、「著」頻率太高,許多地方也都可以省略。
常用「如同……,如同……」和「那……,那……」句型,審慎考慮欲傳遞氛圍營造。
結語
我對這部作品有很多意見,是不是因為單純我並非目標客群呢?
是很有可能,因為前陣子很紅,被稱為「黑暗奇幻」的那些作品,如《荊棘之子》、《刀光錢影》等,我都沒辦法看完全系列,感想通常是「喔,原來現在這樣會被叫黑暗了嗎」之類的。
而這種很明顯,有日漫式情節的小說,我通常會對於其邏輯缺乏和鋪陳有諸多不滿。
但《逃亡者們的約束》先完全不論劇情邏輯甚至是人物設定和表現橋段,其對於世界觀的展開,和如何以順暢方式介紹給讀者有很大一段進步空間。
不知道作者平時對都會奇幻的閱讀偏好是什麼,個人會推薦《夜城》(至少是第一集)、《巫師神探》、《鋼鐵德魯伊》,以及《魔法傭兵》,這些台灣圖書館應該都能找到。不論其奇幻世界觀的展開鋪陳,或是《夜城》對於黑暗絕望的營造,都對本作品會很有幫助。
即使想要書寫的是單一文類,但除非對該文類的瞭解已經爐火純青、透徹至無人能出其右,不然不可能只靠單一類型的理解就能寫出好東西。
至少廣泛吸收以後,能解決世界觀展開的安排問題,對劇情進行就能順暢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