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ety/307/post/20738?frompage=1&page=new
營造角色的深度方式其二 - 國境的書評或心得討論區 | Penana
arrow_back
國境的書評或心得討論區
Login
Cancel
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Show More Tags
Continue Reading
Clear All
More
What Others Are Reading
Refresh
See more results for "
"
X
Never miss what's happening on Penana!
Turn on notifications
Later
Info
Discussion
Members
營造角色的深度方式其二
嚮往國度
#1
這邊想和各位聊聊這個問題。
會突然想到,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就我對身邊的人、以及看心理學相關的書本時,發現到一些人本身的矛盾。
雖然是矛盾,乍聽之下很像是不好的,卻因為有矛盾,更讓一個角色有真實感。
-----分隔線-----
我之前在新手介紹那邊的討論區有分享過關於寫作的帖子(但不知已經沉到哪去了),其中提到營照角色的描述寫法(所以這帖子才稱為其二)。
這邊就不重述那帖子的內容,有緣的話我再把帖子找出來丟出網址0.0"
這次想聊的,是一個角色自身心靈或人格、個性的矛盾。
現在回頭想想,對我來說,我老爸也是矛盾的人。
他從來沒有稱讚或鼓勵過我,我喜歡的一切、在乎的一切,在我的認知裡,他從未在乎過,和我的相處方式就只有碎碎唸及看不起。
不過從老媽那兒得知,老爸之所以有那些行徑,都是因為擔心。
蛤?擔心?
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件很矛盾的事情。
明明是擔心,為什麼卻只能用這種令人討厭的方式來關心我?
我想有許多家庭也是如此。
還有另一種矛盾分享給大家聽聽。
這個矛盾是我在心理學書本上看到的,但我有點遺忘某些環節,請見諒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說。
有一個家庭的爸爸外表很壯,個性及講話看起來也很嚴格或很MAX,大男人主義的感覺。
有一次因為他的小孩似乎發生什麼事情,大概是跟娘娘腔或愛哭鬼議題有關,小朋友就在哭。
這位父親就生氣喝止了自己的小孩別哭,更不要像個愛哭鬼、娘娘腔。
而這位父親的朋友,正是書本的作者,當時作者就對他直言說:「你會對小孩生這樣子的氣,表示你以前也是愛哭鬼(或娘娘腔)。」
聽完,這位父親就非常生氣,覺得怎麼可能?自己是這麼MAX的人,講話又這麼大男人,這位朋友怎麼會認為他是愛哭鬼(或娘娘腔)?
雖然兩人不歡而散,但直到有一天這位父親對他承認,他想起自己小時候正因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因此才用健身及大男人的個性說話,來武裝保護自己,時間久了也就忘了。
我們會討厭一個人、事、物,或許是因為在對方的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所以才會如此討厭。這位爸爸對於愛哭及娘娘腔的事情敏感,正因為過去的自己也曾經如此。
-----分隔線-----
因此,我想類似這樣的矛盾,可能會讓一個角色的存在,更有真實感,各位覺得呢?
3 months ago
Reply
Join th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cussion!
Join the Society!
×
Subscribe
Go to the magazine
/
+ Add tip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Add promotion code
Apply
close
Recipient Name
Shipping address
Phone Number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JOIN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Update payment method
This is a one-time purchase.
If you don't cancel before the trial ends, you will automatically be charged the subscription fee every
until you cancel.
Renews automatically every
, unless you decide to cancel. You can cancel your subscription at any time.
You can pay with non-card methods if you subscribe for
12 months
.
Please leave your contact phone number here..
We will reach you soon by Whatsapp at the tel number you provide.
SUBMIT
Please enter phone number.
Credit card payment
You have subscribed to this plan already!
Manage subscriptions
X
×
People Who Like This
x
Proceed
0
will be deducted for this action.
Your current coin balance:
0
(
Click to buy coins
)
Confirm
Cancel
arrow_back
×
×
send
Send
×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X
REGISTER
LOGIN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I have read, understand, and agree to the Penana
Terms of Service
.
JOIN
email
vpn_key
Remember Me
LOGIN
Forgot Password?
OR
Login with Facebook
會突然想到,是因為日常生活中,就我對身邊的人、以及看心理學相關的書本時,發現到一些人本身的矛盾。
雖然是矛盾,乍聽之下很像是不好的,卻因為有矛盾,更讓一個角色有真實感。
-----分隔線-----
我之前在新手介紹那邊的討論區有分享過關於寫作的帖子(但不知已經沉到哪去了),其中提到營照角色的描述寫法(所以這帖子才稱為其二)。
這邊就不重述那帖子的內容,有緣的話我再把帖子找出來丟出網址0.0"
這次想聊的,是一個角色自身心靈或人格、個性的矛盾。
現在回頭想想,對我來說,我老爸也是矛盾的人。
他從來沒有稱讚或鼓勵過我,我喜歡的一切、在乎的一切,在我的認知裡,他從未在乎過,和我的相處方式就只有碎碎唸及看不起。
不過從老媽那兒得知,老爸之所以有那些行徑,都是因為擔心。
蛤?擔心?
對我來說,這真的是件很矛盾的事情。
明明是擔心,為什麼卻只能用這種令人討厭的方式來關心我?
我想有許多家庭也是如此。
還有另一種矛盾分享給大家聽聽。
這個矛盾是我在心理學書本上看到的,但我有點遺忘某些環節,請見諒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說。
有一個家庭的爸爸外表很壯,個性及講話看起來也很嚴格或很MAX,大男人主義的感覺。
有一次因為他的小孩似乎發生什麼事情,大概是跟娘娘腔或愛哭鬼議題有關,小朋友就在哭。
這位父親就生氣喝止了自己的小孩別哭,更不要像個愛哭鬼、娘娘腔。
而這位父親的朋友,正是書本的作者,當時作者就對他直言說:「你會對小孩生這樣子的氣,表示你以前也是愛哭鬼(或娘娘腔)。」
聽完,這位父親就非常生氣,覺得怎麼可能?自己是這麼MAX的人,講話又這麼大男人,這位朋友怎麼會認為他是愛哭鬼(或娘娘腔)?
雖然兩人不歡而散,但直到有一天這位父親對他承認,他想起自己小時候正因為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因此才用健身及大男人的個性說話,來武裝保護自己,時間久了也就忘了。
我們會討厭一個人、事、物,或許是因為在對方的身上,看見過去的自己,所以才會如此討厭。這位爸爸對於愛哭及娘娘腔的事情敏感,正因為過去的自己也曾經如此。
-----分隔線-----
因此,我想類似這樣的矛盾,可能會讓一個角色的存在,更有真實感,各位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