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ety/223/post/21447?frompage=1&page=new
請教一下寫作技巧 - 創作交流區 | Penana
arrow_back
創作交流區
登入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資料
討論
會員
請教一下寫作技巧
阿B
#1
如果寫一個人的生涯,你會選擇以第一身角度去寫?或是以旁觀者的角度去寫?
3 星期前
回覆
四更天
#2
這取決於你想要呈現的故事類型和情感深度。
第一人稱角度:如果目的是深入探索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波動,第一人稱是非常合適的選擇。這樣可以讓讀者與主角有更強的共鳴,直接感受到他/她的思維、情感和成長過程。這樣的寫法能夠讓故事更個人化、真實且有情感力量。
旁觀者角度(第三人稱):如果你希望更客觀地呈現一個人物的生涯,並且能夠描寫他/她與其他人物的互動、背景和大環境的影響,那麼旁觀者角度會更合適。這樣的寫法允許你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呈現故事,可以同時描述多個人物的觀點和情感,提供更多的情節和背景深度。
總結來說,如果目的是探索人物內心的掙扎和成長,第一人稱會是更好的選擇;如果想要從更宏觀的角度講述其生涯,旁觀者的視角會更合適。但為何不兩者皆用,從正面和旁觀的角度來表達,這樣不是更好嗎?
3 星期前
回覆
阿B
#3
謝謝!最初我想挑戰一下,單純用第一人稱角度去寫,可是越往後,故事發展越複雜,人物越多,面對的困難很難解..
所以還是按你的提議,兩者並用,對描述更有效率。
3 星期前
回覆
Neroia
#4
雖然不建議,其實第一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會是很糟糕的創作方式。「我」的感受和「他」的側寫如果太頻繁切換,讀者很很累和混淆。尤其有些新手,更會以多於第一和第三人稱,直接代入到第三、第四、第五的人稱來進行描述,在「我」的時候加進了「他、她」的直觀想法;或者描述第三人稱的視角時,過度補全所有角色的想法而不是從言行舉止進行側寫。
我自己比較依從從一開始貫徹到尾的人稱視角,不只是開篇決定,應該是由在下筆之前就決定,要補足其他角色的想法則自行增加劇情或符合的對白來撐場。
但當然,這只是小弟的守則而已。創作是自由的,亦可以像「雲圖」一樣任由觀眾穿梭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想法而不混淆視聽。
像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的生涯,要描述的多是對事件的主觀感受和輔助的客觀反應。如果內觀不足,會很容易出現空白;如果比對不足,則容易出現無法讓讀者共鳴的情況。就像「面對掛名升遷,實質調離核心」的場合,「我」如何表達出表面英才得展的期盼,同時暗裡黯然慘淡的心情?然後面對同事們的冷嘲熱諷,「我」如何和顏悅色的應對,但又希望有人可以共情一吐苦水。
但在第三人稱的角度來寫,這一段則是可深可淺可長可短,文筆精警的可以挪用第一人稱一段的形容詞安放上去,大概就能讓讀者瞭解他的心境變化,然後從側寫他到酒吧買醉,回家收拾行李的單薄,已經足以讓讀者瞭解他凋零的心境。
總的來說,想以新手角度切入的話可選第三人稱,畢竟描述可深可淺可長可短;但如若想嘗試描繪內心的話,可以試著代入角色再反覆琢磨自己的心境,然後我手寫我口的暢寫下來。
3 星期前
回覆
阿B
謝謝指教!講故事一點都不容易啊 :'(
3 星期前
回覆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加入社群!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第一人稱角度:如果目的是深入探索這個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波動,第一人稱是非常合適的選擇。這樣可以讓讀者與主角有更強的共鳴,直接感受到他/她的思維、情感和成長過程。這樣的寫法能夠讓故事更個人化、真實且有情感力量。
旁觀者角度(第三人稱):如果你希望更客觀地呈現一個人物的生涯,並且能夠描寫他/她與其他人物的互動、背景和大環境的影響,那麼旁觀者角度會更合適。這樣的寫法允許你從更廣闊的視野來呈現故事,可以同時描述多個人物的觀點和情感,提供更多的情節和背景深度。
總結來說,如果目的是探索人物內心的掙扎和成長,第一人稱會是更好的選擇;如果想要從更宏觀的角度講述其生涯,旁觀者的視角會更合適。但為何不兩者皆用,從正面和旁觀的角度來表達,這樣不是更好嗎?
所以還是按你的提議,兩者並用,對描述更有效率。
我自己比較依從從一開始貫徹到尾的人稱視角,不只是開篇決定,應該是由在下筆之前就決定,要補足其他角色的想法則自行增加劇情或符合的對白來撐場。
但當然,這只是小弟的守則而已。創作是自由的,亦可以像「雲圖」一樣任由觀眾穿梭角色與角色之間的想法而不混淆視聽。
像第一人稱來描述「自己」的生涯,要描述的多是對事件的主觀感受和輔助的客觀反應。如果內觀不足,會很容易出現空白;如果比對不足,則容易出現無法讓讀者共鳴的情況。就像「面對掛名升遷,實質調離核心」的場合,「我」如何表達出表面英才得展的期盼,同時暗裡黯然慘淡的心情?然後面對同事們的冷嘲熱諷,「我」如何和顏悅色的應對,但又希望有人可以共情一吐苦水。
但在第三人稱的角度來寫,這一段則是可深可淺可長可短,文筆精警的可以挪用第一人稱一段的形容詞安放上去,大概就能讓讀者瞭解他的心境變化,然後從側寫他到酒吧買醉,回家收拾行李的單薄,已經足以讓讀者瞭解他凋零的心境。
總的來說,想以新手角度切入的話可選第三人稱,畢竟描述可深可淺可長可短;但如若想嘗試描繪內心的話,可以試著代入角色再反覆琢磨自己的心境,然後我手寫我口的暢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