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ety.php?action=post&i=21633&id=223
故事最基礎概念的理解討論 - 創作交流區 | Penana
arrow_back
創作交流區
登入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資料
討論
會員
故事最基礎概念的理解討論
小春
#1
嘿對,我又來聊這些基礎的問題了😂
最近我都在把自己寫故事過程中模糊的概念做整理,發現睡覺前思考的話,答案莫名就會在睡夢中出現了。
我之所以寫了這麼多作品才回頭處理這種基礎概念的東西,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直接從網路上的編劇課入門,結果發現自己受到了許多無形的制約。前幾天在其他討論串中才發現自己的許多問題,以及被封死的自由度。
不過這個不重要,以下是我整理後的最基礎、核心的概念,想請各位幫我看看。
******
衝突要大,就要讓角色「有理由」拼命想做、想達成一件事,然後有「巨大的阻礙」阻擋角色。兩者只要一方弱,衝突就會弱。
故事內容(劇情、角色、場景)合不合理,不是取決於是否正常、是否在人的認知內,而是取決於故事中的表現有沒有一致性。
所謂的成長,就是有一個人,他有一個或很多個目標,在追尋(目標)過程中發現受到阻礙,於是想辦法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外在行為、判斷標準、心態的轉變結果。
目標有分「兩類型」和「三規模」:
類型一「想要」:有慾望、人自己有意識到、不一定真正對自己有幫助、可能會誤以為是「需要」
類型二「需要」:有慾望、人不一定有意識到,是真正缺少,要滿足的內容。
規模一「最終目標」: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達成這個,是前往終點的大方向。
規模二「階段目標」:為了更靠近最終目標,角色給自己或受他人影響,指引的目前的方向(沒有明確目標、隨風漂流也算一種指引)
規模三「臨時目標」:在施行階段目標時,為了解決意料之外且需急迫面對的問題,而產生的目標。可能會對階段目標的內容產生影響(寫作時就只寫會影響的,不會影響的都是冗余)
2 個月前
回覆
酷吏
#2
這時候自證法看看:
兩類型:想要or需要;三規模:臨時、階段、最終。
假設你故事的動機皆用以上要素驅動就會是:
想要+臨時目標、想要+階段目標、想要+最終目標
&
需要+臨時目標、需要+階段目標、需要+最終目標
如設定角色——最終目標是拯救世界、階段目標是停止紛爭、臨時目標是情感認同套入就是:
需要or想要拯救世界、需要or想要停止紛爭、需要or想要情感認同。共6種排列組合。
如果以上的實證可以說服自己,表示可行;若不行表示還缺了什麼,回頭再想一下。
這是不錯的理論也是不錯的工具,但筆要是有溫度才容易感動人喔(・ω・)ノ實驗看看吧!
2 個月前
回覆
小春
#3
感謝回覆,這套我自己用下來的感覺比較自由,也不怕故事亂飄或是考慮太複雜。
2 個月前
回覆
九殿下
#4
衝突大是必須的。而且還不能很後面才有衝突,必須前三章就有衝突。
情節狗血也不要緊,關鍵是人物言行要有基本邏輯,否則讀者會出戲。
角色成長看劇情安排。有些角色不需要成長,一出來就是武林高手🤣關鍵是要有“讓讀者爽的行為”。可以是戀愛,可以是屌絲逆襲高富帥,可以是復仇等。
2 個月前
回覆
胡子雲
#5
感謝分享( ˘ ³˘)♡!
1 個月前
回覆
加入社群以參與討論!
加入社群!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最近我都在把自己寫故事過程中模糊的概念做整理,發現睡覺前思考的話,答案莫名就會在睡夢中出現了。
我之所以寫了這麼多作品才回頭處理這種基礎概念的東西,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直接從網路上的編劇課入門,結果發現自己受到了許多無形的制約。前幾天在其他討論串中才發現自己的許多問題,以及被封死的自由度。
不過這個不重要,以下是我整理後的最基礎、核心的概念,想請各位幫我看看。
******
衝突要大,就要讓角色「有理由」拼命想做、想達成一件事,然後有「巨大的阻礙」阻擋角色。兩者只要一方弱,衝突就會弱。
故事內容(劇情、角色、場景)合不合理,不是取決於是否正常、是否在人的認知內,而是取決於故事中的表現有沒有一致性。
所謂的成長,就是有一個人,他有一個或很多個目標,在追尋(目標)過程中發現受到阻礙,於是想辦法解決問題。為了解決問題而產生的外在行為、判斷標準、心態的轉變結果。
目標有分「兩類型」和「三規模」:
類型一「想要」:有慾望、人自己有意識到、不一定真正對自己有幫助、可能會誤以為是「需要」
類型二「需要」:有慾望、人不一定有意識到,是真正缺少,要滿足的內容。
規模一「最終目標」: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達成這個,是前往終點的大方向。
規模二「階段目標」:為了更靠近最終目標,角色給自己或受他人影響,指引的目前的方向(沒有明確目標、隨風漂流也算一種指引)
規模三「臨時目標」:在施行階段目標時,為了解決意料之外且需急迫面對的問題,而產生的目標。可能會對階段目標的內容產生影響(寫作時就只寫會影響的,不會影響的都是冗余)
兩類型:想要or需要;三規模:臨時、階段、最終。
假設你故事的動機皆用以上要素驅動就會是:
想要+臨時目標、想要+階段目標、想要+最終目標
&
需要+臨時目標、需要+階段目標、需要+最終目標
如設定角色——最終目標是拯救世界、階段目標是停止紛爭、臨時目標是情感認同套入就是:
需要or想要拯救世界、需要or想要停止紛爭、需要or想要情感認同。共6種排列組合。
如果以上的實證可以說服自己,表示可行;若不行表示還缺了什麼,回頭再想一下。
這是不錯的理論也是不錯的工具,但筆要是有溫度才容易感動人喔(・ω・)ノ實驗看看吧!
情節狗血也不要緊,關鍵是人物言行要有基本邏輯,否則讀者會出戲。
角色成長看劇情安排。有些角色不需要成長,一出來就是武林高手🤣關鍵是要有“讓讀者爽的行為”。可以是戀愛,可以是屌絲逆襲高富帥,可以是復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