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9&id=171452
留言 - 阿隕的書評區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阿隕的書評區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弄墨
感謝阿隕大大的書評!
其實每次申請評論時心情都很忐忑,有時候想和評文者多作討論,但又怕被視為惡意反駁,所以想先聲明以下回應旨在交流觀點,並非要分對錯。而且總體而言這篇評論的點我都滿同意的。
《參商》以「燕代」為幌子,實則仿寫宋史。當初寫這本書的原因是想帶給讀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主角讀過歷史,讀者亦然,主角探索未曾曝光的秘史,讀者也會與他一同經歷,感覺故事中的人根本就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只是史書上沒記載,或者記載很短/有謬誤。 評論中提到文言文和過別篇幅太長,我想應該是因為著意營造上述觀感,不自覺引用太多史料,對作者來說沒問題,但對讀者來說確實是個問題,感謝大大從讀者角度點出盲點。
追加疑問Q1: 適度刪減編輯成白話固然易讀一些,但如果《珉琰稗史》那段正是全書重頭戲,後續必須逐句和主角真實遭遇作對比,又該怎麼辦呢?我覺得只能改由淺入深+反覆提及,來把資訊完整地餵給讀者了。如何平衡歷史厚重感和娛樂性的確是寫史詩式故事的大課題。
人設方面,一開始比較普通是刻意為之(主角在現世父親陰影下活得很憋屈),後續會穩定成長+展現亮點,這點倒是不太擔心XD 另外,雖然故事支線有加一點點玄幻元素,也有幸運之神眷顧的時刻,但主線通關和he多數還是靠人為,保證不會機械降神🤣
第四章描述過長我也很糾結,想過要不整章刪了直接接續穿越後遊街示眾的劇情算了orz
追加疑問Q2: 聚光燈分散是不好,但清河王叛亂vs西雁軍勤王這一仗真相不簡單,燕皇帝昏庸埋下亡國伏線也是貫穿全書的重點之一,會否還是在開頭著墨重一些比較好?後續也有一些章節會從主角視角抽出,改把聚光燈短暫投到其他配角上推進支線劇情,希望這種結構不會太勸退讀者吧QQ
我之前寫過最長的故事只有60多萬字,還是拆開幾萬幾萬的單元劇,而這本按目前進度來看,破100萬都不出為奇。因此,我寫大長篇的結構、技巧等都不敢說掌握得很純熟,看法如有謬誤,請大大不吝斧正!也希望這篇留言追加的疑問可以得到解答,非常感謝🙏🏻
3 個月前
回覆
阿隕
Q1應該可以用回想的方式,就比如說這段劇情跟《
珉琰稗史》的哪一個段相似,主角就想起來是哪一段,因為第一次講那麼多文言文,讀者不見得會記起來,後續還是要反覆提及,以回想的方式慢慢補充是一個方法,不要一開始給這麼多,可以給一半或兩三句,後續用回想的。
人設方面我指的是其他的情緒,比如說不滿、傷心等,因不被期待而好好努力讀經濟,但努力過了還是不喜歡,那個過程有沒有其他的情緒,比如讀得好痛苦之類的,因為原文只有一句話帶過,所以我想有沒有可能從這邊再增加一點其他情緒。
第四章我覺得重點就只在燕皇帝下令關押降將家眷那邊,前面信使趕路那段可以刪,描寫不務正業那邊可以保留,因為你說這段算是伏筆,我想了一下也算是配角人物刻劃,可以把前面趕路拿掉改成信使直接衝進來報告。
Q2因為主角剛穿越,所以我會想說聚光燈應該要照在他身上,其實聚光燈是可以分散的,後續劇情將聚光燈照別的配角也是可以,主要是主角剛穿越就提不是現在該提的東西比較怪一點,以下令關押降將家眷做一個銜接,再接到主角穿越後,節奏剛好,不然前面還有信使趕路→皇帝昏庸描寫→信使報告→皇帝盛怒,這麼多流程,我是覺得很破壞節奏,主角剛穿越→被關→後續得知戰況及皇帝下令關押的消息,這樣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前面皇帝那段也是可以演一下給讀者知道。
至於
清河王叛亂vs西雁軍勤王的這個事件應該不是很急著要處理吧?那就可以往後安排讓讀者知道,或者在前面簡單帶過,到後面才重點提及,因為這也是要從別的角色知道整個事件的對吧?事件的輕重緩急也是我們作者編劇安排劇情的能力之一。
伏筆能放就放,但前置劇情不要過度集中放,看可不可以盡量平攤,如果覺得那劇情很重要那就放吧!因為最終解釋權還是在作者身上。
我也沒有多厲害,寫作也才10年,都是看別人的作品學習如何改善自己的作品,參考一些影視作品得知如何給鏡頭,參考一些小說作品得知寫作敘事手法,除了享受故事之外,看有沒有辦法讓故事變得更好。
可以再繼續討論沒關係。
3 個月前
回覆
弄墨
@阿隕
,大致上了解你的意思了,尤其是對第四章的建議很棒,我會參考看看剪裁一下的!
我也寫了十年以上了,發現自己寫得愈久愈容易野心膨脹,顧著炫技和埋一堆伏筆就容易忘了讀者接受度🤣 跟你討論完有感,讓讀者看得舒服、投入、享受才是最重要的👍🏻
3 個月前
回覆
阿隕
@弄墨
,這也是我開始讀其他人的作品時學到的,我會去想如果我做為讀者去讀我的作品時,那感受是什麼,雖然沒辦法做到挑太細節的缺點之類,畢竟當局者迷,所以只能請別人看,但還是可以找自己的優勢,盡量讓優勢大於劣勢
3 個月前
回覆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其實每次申請評論時心情都很忐忑,有時候想和評文者多作討論,但又怕被視為惡意反駁,所以想先聲明以下回應旨在交流觀點,並非要分對錯。而且總體而言這篇評論的點我都滿同意的。
《參商》以「燕代」為幌子,實則仿寫宋史。當初寫這本書的原因是想帶給讀者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主角讀過歷史,讀者亦然,主角探索未曾曝光的秘史,讀者也會與他一同經歷,感覺故事中的人根本就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只是史書上沒記載,或者記載很短/有謬誤。 評論中提到文言文和過別篇幅太長,我想應該是因為著意營造上述觀感,不自覺引用太多史料,對作者來說沒問題,但對讀者來說確實是個問題,感謝大大從讀者角度點出盲點。
追加疑問Q1: 適度刪減編輯成白話固然易讀一些,但如果《珉琰稗史》那段正是全書重頭戲,後續必須逐句和主角真實遭遇作對比,又該怎麼辦呢?我覺得只能改由淺入深+反覆提及,來把資訊完整地餵給讀者了。如何平衡歷史厚重感和娛樂性的確是寫史詩式故事的大課題。
人設方面,一開始比較普通是刻意為之(主角在現世父親陰影下活得很憋屈),後續會穩定成長+展現亮點,這點倒是不太擔心XD 另外,雖然故事支線有加一點點玄幻元素,也有幸運之神眷顧的時刻,但主線通關和he多數還是靠人為,保證不會機械降神🤣
第四章描述過長我也很糾結,想過要不整章刪了直接接續穿越後遊街示眾的劇情算了orz
追加疑問Q2: 聚光燈分散是不好,但清河王叛亂vs西雁軍勤王這一仗真相不簡單,燕皇帝昏庸埋下亡國伏線也是貫穿全書的重點之一,會否還是在開頭著墨重一些比較好?後續也有一些章節會從主角視角抽出,改把聚光燈短暫投到其他配角上推進支線劇情,希望這種結構不會太勸退讀者吧QQ
我之前寫過最長的故事只有60多萬字,還是拆開幾萬幾萬的單元劇,而這本按目前進度來看,破100萬都不出為奇。因此,我寫大長篇的結構、技巧等都不敢說掌握得很純熟,看法如有謬誤,請大大不吝斧正!也希望這篇留言追加的疑問可以得到解答,非常感謝🙏🏻
人設方面我指的是其他的情緒,比如說不滿、傷心等,因不被期待而好好努力讀經濟,但努力過了還是不喜歡,那個過程有沒有其他的情緒,比如讀得好痛苦之類的,因為原文只有一句話帶過,所以我想有沒有可能從這邊再增加一點其他情緒。
第四章我覺得重點就只在燕皇帝下令關押降將家眷那邊,前面信使趕路那段可以刪,描寫不務正業那邊可以保留,因為你說這段算是伏筆,我想了一下也算是配角人物刻劃,可以把前面趕路拿掉改成信使直接衝進來報告。
Q2因為主角剛穿越,所以我會想說聚光燈應該要照在他身上,其實聚光燈是可以分散的,後續劇情將聚光燈照別的配角也是可以,主要是主角剛穿越就提不是現在該提的東西比較怪一點,以下令關押降將家眷做一個銜接,再接到主角穿越後,節奏剛好,不然前面還有信使趕路→皇帝昏庸描寫→信使報告→皇帝盛怒,這麼多流程,我是覺得很破壞節奏,主角剛穿越→被關→後續得知戰況及皇帝下令關押的消息,這樣不知道會不會比較好,前面皇帝那段也是可以演一下給讀者知道。
至於清河王叛亂vs西雁軍勤王的這個事件應該不是很急著要處理吧?那就可以往後安排讓讀者知道,或者在前面簡單帶過,到後面才重點提及,因為這也是要從別的角色知道整個事件的對吧?事件的輕重緩急也是我們作者編劇安排劇情的能力之一。
伏筆能放就放,但前置劇情不要過度集中放,看可不可以盡量平攤,如果覺得那劇情很重要那就放吧!因為最終解釋權還是在作者身上。
我也沒有多厲害,寫作也才10年,都是看別人的作品學習如何改善自己的作品,參考一些影視作品得知如何給鏡頭,參考一些小說作品得知寫作敘事手法,除了享受故事之外,看有沒有辦法讓故事變得更好。
可以再繼續討論沒關係。
我也寫了十年以上了,發現自己寫得愈久愈容易野心膨脹,顧著炫技和埋一堆伏筆就容易忘了讀者接受度🤣 跟你討論完有感,讓讀者看得舒服、投入、享受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