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5&id=123285
留言 - 你的作品沒人看嗎?我來看!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你的作品沒人看嗎?我來看!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日系黑冰糖
看完覺得作者寫的很仔細,看的部分也是平常沒怎麼在注意的,誤以為是在看論文XD只可惜我寫的類型比較屬於不建議投的類型,不然也很想給大大評論。
關於人稱的部分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疑問。
曾經有看到教學文是說視角和人稱不能劃上等號,除了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以外,甚至有第三人稱一人視角的作法。
想問問這種作法是否合適?另外也好奇使用多種人稱真的無法用嗎?
看到的教學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6576331824331/permalink/1429152157233405/?mibextid=W9rl1R
2 年前
回覆
白牙
那個社團因為各種問題所以我退掉很久了,所以看不到你貼的文章。
但人稱和視角的分類,光是Penana就ˋ有很多篇教學和詳細解釋。
所以你的「
這種作法是否合適」是再說
第三人稱一人視角嗎?
第三人稱有限、全知之類的,都是很常見的手法。
然後,為什麼不要用多種人稱?
說真的,你用了以後,宇宙不會毀滅也不會有更高位存在下凡阻止你,所以嚴格來說沒有什麼行不行的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要回到,你為什麼要使用多種人稱在敘述同一個故事?
我完全想不到任何除了「方便」之外的原因,如果任何人可以提供我更多想法請多多指教。
因為身為作者,我想要描述好大片廣袤的場景讓讀者看看我的世界,所以先用第三人稱,但我又要讓讀者帶入進我的角色(這也是超級大的誤區,不過不是這邊的重點),所以我描述完場景以後又回到第一人稱。
很方便對不對,面面俱到,截長補短要什麼有什麼。
如果真的有東西那麼好,只取各家之長又沒有各家之短,那放心好了那東西就會獨霸全世界,不需要多說。
文字作為載體,和其他類型的媒介有非常大的不同,這是文字的優勢和劣勢。
你告訴讀者,草是綠的,讀者就知道什麼草是什麼綠了嗎?
沒辦法,文字傳遞的資訊,全部都要經過讀者再次詮釋,那種不全面不方便的不完全理解,留白和想像空間才是文字所能傳達最重要的東西,而「全面」的多種人稱並用,就會破壞掉這個模式。
(還是有一些特殊情境式許可的,比如說場景是說書人在敘述故事,切換故事內外的同時改變視角,但這個情況切換人稱也未必會比不切換人稱適合。)
講實際一點,多人稱混用基本上會破壞掉非常多敘述故事的技法。
伏筆、敘述性詭計、移情……這些在人稱隨便換的情況下根本就沒辦法用,徒增混亂。
你也沒辦法「不隨便」切換人稱。因為你切換了,讀者就會知道,喔,所以現在是要怎樣怎樣了。
這還有很多問題,包含為什麼你這一段落要選要某個人稱而另一段就換了,你該如何說服讀者,你現在的選擇是最恰當的?這就表示你又得花力氣說服讀者之外,那這樣讀者會不會開始揣測你換或是不會人稱的原因?如果其實沒有特殊原因,和劇情無關,那這就會發生柯契夫之槍的狀況,對推進劇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而且你切換人稱,這樣讀者也會無法區分出這段是旁白,還是某個角色的視野或內心話。
就算是嘗試達到這種效果的伏筆,固定人稱也是做得到的,而且不會產生強烈「作者就是刻意弄」這種突兀感。
固定人稱,就一定會遇到那種敘述方式本身的限制。但該怎麼克服,或是反過來利用限制,達成特殊的手法,才是重點。
如果遇到不方便就換招,那永遠也練不到精隨。
所以結論就是,要切換人稱沒有真的不行,但這麼做的好處會破壞掉作者功力精進,和各種巧思的可能性,完全划不來。
2 年前
回覆
日系黑冰糖
原來如此,我好像能理解多人稱的無力之處了。
就是把寫小說當作是在變魔術,視角或人稱就是魔術師到底是讓觀眾從什麼角度觀賞他的表演。
但所謂的障眼法其實是只要站在特定的角度就能看出破綻。頻繁切換人稱就像是肆無忌憚地讓觀眾從底部、背面,找到把戲弱點所在,當然顧著找破綻的觀眾也會看得很暈。
如果真的有頻繁讓觀眾近距離抓魔術破綻還能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那他應該就是小說界的大衛考伯菲了吧?(或是喜歡為難自己的抖M?)
抱歉,還麻煩你犧牲寶貴的時間想出這麼具體的例子,感謝。
2 年前
回覆
日系黑冰糖
抱歉沒注意那個連結是要有社團才行,原本只是想標明出處而已,並不重要。
對,第三人稱一人視角的部分是因為看到這句「但使用的視角是第三人稱,『傳來』應該是不符合情境的。」誤以為是指「沒有第三人稱一人視角」這件事,但仔細想,應該是在說作者原本就在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突然用一人視角會不合適吧?
真的非常感謝還這麼用心的回答,本人還是菜鳥一枚,所以可能還無法理解「敘述技法在多人稱或多視角下無法使用」的意涵,這可能要看更多我才有辦法參透。
有句話很中聽,那就是視角切換能做到的不切換也有辦法做到,就算無法做到,只要反過來克服或是利用才是重點。那麼回到為何要切換?切換了還有可能會迷惑讀者,如果只是因為方便,那確實沒什麼支撐性,除非真的有其他理由。
2 年前
回覆
白牙
@日系黑冰糖
,是,內文我是在說,「傳來」在第三人稱全知的情況是不符合情境的。
有些常用的敘述詭計,旁白的中立敘述,和第一人稱角色主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詞彙,切換的過程就有可能會破功。
比如說,某個角色把對方當孩子,所以會用「孩子」稱呼,但其實他們沒有任何血緣,如果你換到第三全知就很難也用能誤導讀者的詞彙。
就算是第三有限同樣有可能會造成問題。有一種技法是兩條時間軸,現在和過去穿插進行,但是兩個軸間軸敘述者可能其實是不同人(或其實是同人),不用第一人稱很難隱藏起來。
但你如果其他地方都換第三,唯獨需要隱藏的時候用第一就會很可疑。
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某個角色其實是幻覺或是心魔之類的,切換敘述人稱只會自找麻煩。
所以的確,就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為什麼要用不好的?
2 年前
回覆
二宮吹雪
作者真的人很好,願意這樣中肯懇的說出真實的想法,對寫作的人而言,非常有幫助🙏。
2 年前
回覆
白牙
也還好啦,創作者本身還是更辛苦。我只需要負責說出想法而已,和拿出自己心血的作者相比是沒什麼的。
如果能對創作者們有幫助就好了,不論是寫作相關的部分,或是單純收到回應的支持。
2 年前
回覆
白牙
@企鵝散步
,已完成。
如有疑問或需要更進一步解釋和詳細說明請留言。如果有複數事項,分成不同的留言可能會較方便閱讀回覆。
2 年前
回覆
企鵝散步
感謝您
在請求您幫我閱讀故事的時候就有說沒有閱讀完沒有關係,所以不用介意。
雖然感覺閱讀的範圍比想像中少,但也許就是像文中說到因為要提出具體提出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才如此。
您提出的東西確實都是我沒有想到也許讀者會有所混亂或是不好理解的狀況,真的是很感謝。
果然還是要繼續精進自己,繼續努力學習相關技巧。
再次感謝大大花上這麽多的心力。
2 年前
回覆
白牙
@企鵝散步
,我看到#20吧,後面有跳著看幾段。
最主要是突然開始解說背景故事,但又不是真的和現況非得馬上知道不可,我對這個況的承受力很低,所以到將軍紀念館就已經不行了。
有些部分我沒有在這邊額外詳細說明,是因為是很典型的狀況,也就是說很多作者常常忽視掉的元素。在我貼的書評和教學連結裡面,都有很詳盡的範例說明了。
所以我建議可以先讀完,他山之石可以為攻錯,了解一下某些行文方式,就別人來說看起來是怎麼樣的,最後再來決定自己的風格。
Penana裡面的評文我基本上是全部都看過了的,不管是不是對自己合適,都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方向。所以我建議你先看看大家通常怎麼說,可以對要怎麼更好的訴說故事有更多想法。
如果有新的想法或是疑問,又或者是故事的新版本,都可以再聯絡我。
2 年前
回覆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關於人稱的部分讓我想起之前的一個疑問。
曾經有看到教學文是說視角和人稱不能劃上等號,除了第三人稱全知視角以外,甚至有第三人稱一人視角的作法。
想問問這種作法是否合適?另外也好奇使用多種人稱真的無法用嗎?
看到的教學文: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16576331824331/permalink/1429152157233405/?mibextid=W9rl1R
但人稱和視角的分類,光是Penana就ˋ有很多篇教學和詳細解釋。
所以你的「這種作法是否合適」是再說第三人稱一人視角嗎?
第三人稱有限、全知之類的,都是很常見的手法。
然後,為什麼不要用多種人稱?
說真的,你用了以後,宇宙不會毀滅也不會有更高位存在下凡阻止你,所以嚴格來說沒有什麼行不行的問題。
所以這個問題就是要回到,你為什麼要使用多種人稱在敘述同一個故事?
我完全想不到任何除了「方便」之外的原因,如果任何人可以提供我更多想法請多多指教。
因為身為作者,我想要描述好大片廣袤的場景讓讀者看看我的世界,所以先用第三人稱,但我又要讓讀者帶入進我的角色(這也是超級大的誤區,不過不是這邊的重點),所以我描述完場景以後又回到第一人稱。
很方便對不對,面面俱到,截長補短要什麼有什麼。
如果真的有東西那麼好,只取各家之長又沒有各家之短,那放心好了那東西就會獨霸全世界,不需要多說。
文字作為載體,和其他類型的媒介有非常大的不同,這是文字的優勢和劣勢。
你告訴讀者,草是綠的,讀者就知道什麼草是什麼綠了嗎?
沒辦法,文字傳遞的資訊,全部都要經過讀者再次詮釋,那種不全面不方便的不完全理解,留白和想像空間才是文字所能傳達最重要的東西,而「全面」的多種人稱並用,就會破壞掉這個模式。
(還是有一些特殊情境式許可的,比如說場景是說書人在敘述故事,切換故事內外的同時改變視角,但這個情況切換人稱也未必會比不切換人稱適合。)
講實際一點,多人稱混用基本上會破壞掉非常多敘述故事的技法。
伏筆、敘述性詭計、移情……這些在人稱隨便換的情況下根本就沒辦法用,徒增混亂。
你也沒辦法「不隨便」切換人稱。因為你切換了,讀者就會知道,喔,所以現在是要怎樣怎樣了。
這還有很多問題,包含為什麼你這一段落要選要某個人稱而另一段就換了,你該如何說服讀者,你現在的選擇是最恰當的?這就表示你又得花力氣說服讀者之外,那這樣讀者會不會開始揣測你換或是不會人稱的原因?如果其實沒有特殊原因,和劇情無關,那這就會發生柯契夫之槍的狀況,對推進劇情一點幫助也沒有。
而且你切換人稱,這樣讀者也會無法區分出這段是旁白,還是某個角色的視野或內心話。
就算是嘗試達到這種效果的伏筆,固定人稱也是做得到的,而且不會產生強烈「作者就是刻意弄」這種突兀感。
固定人稱,就一定會遇到那種敘述方式本身的限制。但該怎麼克服,或是反過來利用限制,達成特殊的手法,才是重點。
如果遇到不方便就換招,那永遠也練不到精隨。
所以結論就是,要切換人稱沒有真的不行,但這麼做的好處會破壞掉作者功力精進,和各種巧思的可能性,完全划不來。
就是把寫小說當作是在變魔術,視角或人稱就是魔術師到底是讓觀眾從什麼角度觀賞他的表演。
但所謂的障眼法其實是只要站在特定的角度就能看出破綻。頻繁切換人稱就像是肆無忌憚地讓觀眾從底部、背面,找到把戲弱點所在,當然顧著找破綻的觀眾也會看得很暈。
如果真的有頻繁讓觀眾近距離抓魔術破綻還能讓他心服口服的人在,那他應該就是小說界的大衛考伯菲了吧?(或是喜歡為難自己的抖M?)
抱歉,還麻煩你犧牲寶貴的時間想出這麼具體的例子,感謝。
對,第三人稱一人視角的部分是因為看到這句「但使用的視角是第三人稱,『傳來』應該是不符合情境的。」誤以為是指「沒有第三人稱一人視角」這件事,但仔細想,應該是在說作者原本就在用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突然用一人視角會不合適吧?
真的非常感謝還這麼用心的回答,本人還是菜鳥一枚,所以可能還無法理解「敘述技法在多人稱或多視角下無法使用」的意涵,這可能要看更多我才有辦法參透。
有句話很中聽,那就是視角切換能做到的不切換也有辦法做到,就算無法做到,只要反過來克服或是利用才是重點。那麼回到為何要切換?切換了還有可能會迷惑讀者,如果只是因為方便,那確實沒什麼支撐性,除非真的有其他理由。
有些常用的敘述詭計,旁白的中立敘述,和第一人稱角色主觀可能會使用不同的詞彙,切換的過程就有可能會破功。
比如說,某個角色把對方當孩子,所以會用「孩子」稱呼,但其實他們沒有任何血緣,如果你換到第三全知就很難也用能誤導讀者的詞彙。
就算是第三有限同樣有可能會造成問題。有一種技法是兩條時間軸,現在和過去穿插進行,但是兩個軸間軸敘述者可能其實是不同人(或其實是同人),不用第一人稱很難隱藏起來。
但你如果其他地方都換第三,唯獨需要隱藏的時候用第一就會很可疑。
最常見的大概就是某個角色其實是幻覺或是心魔之類的,切換敘述人稱只會自找麻煩。
所以的確,就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解決問題,為什麼要用不好的?
如果能對創作者們有幫助就好了,不論是寫作相關的部分,或是單純收到回應的支持。
在請求您幫我閱讀故事的時候就有說沒有閱讀完沒有關係,所以不用介意。
雖然感覺閱讀的範圍比想像中少,但也許就是像文中說到因為要提出具體提出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才如此。
您提出的東西確實都是我沒有想到也許讀者會有所混亂或是不好理解的狀況,真的是很感謝。
果然還是要繼續精進自己,繼續努力學習相關技巧。
再次感謝大大花上這麽多的心力。
最主要是突然開始解說背景故事,但又不是真的和現況非得馬上知道不可,我對這個況的承受力很低,所以到將軍紀念館就已經不行了。
有些部分我沒有在這邊額外詳細說明,是因為是很典型的狀況,也就是說很多作者常常忽視掉的元素。在我貼的書評和教學連結裡面,都有很詳盡的範例說明了。
所以我建議可以先讀完,他山之石可以為攻錯,了解一下某些行文方式,就別人來說看起來是怎麼樣的,最後再來決定自己的風格。
Penana裡面的評文我基本上是全部都看過了的,不管是不是對自己合適,都可以提供一個參考方向。所以我建議你先看看大家通常怎麼說,可以對要怎麼更好的訴說故事有更多想法。
如果有新的想法或是疑問,又或者是故事的新版本,都可以再聯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