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一種是傳播,是一種渴望擁有讀者的創作,創作者想讓他人賞析他的作品、了解他的思想,我覺得大部分是初出茅廬的創作者們的狀態,也有可能持續下去,這就視乎是什麼類型的作品
另外一種即上文所提的自慰,我比較習慣叫作自娛,自娛的人不在乎讀者,例如寫日記的人,但也可能是不在乎有大量的讀者,只求一部分的知己,例如那些非主流作品,存在極少數自娛而有被閱讀的價值(儘管存在也被他們自己埋葬了)這種人是藝術家,世界存在很多的小說畫電影雕塑,但只存在少數藝術,例如卡夫卡,魔幻寫實的始祖,例如畢卡素,例如意識流小說等等,他們在乎的是表達的精確度或者力量,而不在乎多少人理解。
而有的人由爲了傳播變成了自娛的藝術家,而有的人是天生的藝術家,而更大部分成功的創作者處於傳播者和藝術家之間,可能還在走向藝術可能就這樣停留。
從這部小說看見的靈魂,是鏡子上你的倒影(ゝ∀・)b
到底,寫東西,或者推高至「做人」應該要為了什麼呢?
我應做自己,還想得到別人的認同,我在寫這小說之前我也掙扎過。
而在這部小說之前,我有著很多打飛機的作品,認為孤芳自賞也不失為一件樂事。
但孤獨久了,還是敵不過自己的幼稚——「想被認同」「想和「跟世界說點什麼,在世界留個痕跡」。
但我又寫不出大路的作品,亦不想寫取悅大眾的作品。
而同時我看不起,主流作品一味寫爽爽的爽文,讓閱讀開始失去了思考,讓生活落入麻木,我想改變這些,乃至因此而起的惡果。
所以我選了一個這個方法,搞笑、日常、細節及掙扎。
灰諧是我的本性,是我對現實痛苦的反彈,所以我寫得爽。
日常細節是我的長處,在日常寫出細節的道理是我最喜歡的寫法。
最後是,這部小說裡頭的所有角色都是我的自己,掙扎著的自己,這小說同時是給我反思的手段。
所以《設定狂之歌》就這樣誕生了
這是一部「教你如何打飛機,告訴你該打怎樣的飛機」的打飛機作品
所以創作對我來說是言語+我自己
所以在這本章「瀾海」這個人物對天秀「打飛機」論抱有質疑。
我相信其餘的兩個角色的創作理念與你比較近吧!(好像劇透了,,,,!!!
我的創作思想歷程
初頭是真的打飛機,中間覺得不怎是打飛機,最後還是覺得自己在打飛機。
你還想幹什麼色色的事嗎 !?
Σ(゚Д゚|||)才沒有想色色的事Σ(゚Д゚;≡;゚д゚)
我什麼也沒有說!!
多謝留言! (逃!!!!!.....
其實我也是角色的一員!
角色本身就是一群作者啊!
我一開始以為你在說你的ac有很多使用者www
我說話總是辭不達意....OTZ
裡頭的角色,都是我的分身來!
當然也有別人的影子滲透了進入
但說到底,每個角色最核心的思想部份還是自己的思想演變而來
唔... 其實都是共時的想法
共時想法的意思是,當「人」面對不同的情景的時候,就會有不同的思維出現
因為人是一種「對景(境)」的動物。
例如,面對想增加讀者數量的時候,我會想將文字寫得通俗點,儘管會令到文筆看上去,不太好,但增加流暢度
但當面對另一個埸面——想寫一些用意深刻而不介意讀者多少時,我就會自顧自地寫自己的話,而不理會任何人感受。
所以,小說裡頭的他們,都是我自己,有些就如你所說是我不同時期的思考演變而分化,但更多的是,是在共時的思想矛盾所誕生出來的,這一點在人物關係上,會呈現出不同的思想矛盾的沖突。
精神分裂 是作者的根本呀!
喜歡就多看看《設定狂之歌》嘍
(Hard Selling
謝謝(´,,•ω•,,)♡
感覺上你是想藉較為日常的人物互動來帶「創作」本質的思考,這意圖很有意思,具有啟發性啊~
若要詳細敘述我的看法也是可以的:
自身有在研讀深度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曾讀過他們一派對於「書寫」與「文字」之間蘊藏療癒性的探討。
在觸及無意識意象的書寫的時候,的確會有天秀提出的類似現象:觀察到一些事,思索(煩惱),最後書寫出來。是自然而然的,偏向與天然欲望宣洩行為類似的一塊。
第一個步驟「觀察」,即是將一般意識會疏漏的背景,從無意識中轉成意識所能覺知的存有。文字與書寫的療癒能量由此開始,療癒的對象即是造成第二階段的深層緣由,書寫的過程思索問題的解答,有助於自我觀察,以達修正、或容納自身心理問題的效果。
所以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欲望驅使我寫,不如說我寫的原因是來自一種道德諭命性質的驅力,藉著寫作覺察到自身以及內部的其它自己,以完成統合與療癒過程。它們都是來自本能而有些相似的東西,但又與欲望不太相同。
這些概念我將會寫在自己的作品,〈繁景堂的文森〉裡。原本不想提早說出來,壞了讀者興致,不過提早說一下我的想法也不錯。
回復你觀察成念的方面,這個說法中國也有!是叫作「感物說」,有位書法家(我忘了名字了)對這種思想歷程有個精簡的總括:「眼中物成了心中景。」當然,你的說法就細致得多了! 這個點讚!
而對於你個人寫作理由,感覺有種新儒家的感覺呢!道德諭命的說法,希望你最後亦能夠知行合一啦!
@季候鳥,來看看大劇透
我這也是思考很久很久才找到的答案,對於我來說寫作是這麼一回事,是一種追尋或是療癒的過程,而這過程是累積到一個程度後自然而生,「靈感」一類也是屬於此類驅力。
就是這樣XD
我也是思考了許多個無眠的晚上呢
藍兄,可否告知我這本書的名字:
「研讀深度心理學相關的書籍,曾讀過他們一派對於「書寫」與「文字」之間蘊藏療癒性的探討。」
我想看看呢!
謝謝,我推介你看文心雕龍的神思、風骨、知音這三篇。感覺在現代也十分適用!
對我來說寫作只是人生旅程的一部分,我追求的是生命而非僅僅是寫作,深度心理學目前較為符合我的需求。
不過謝謝推薦XD
然後我一直忘記跟你說,不用叫我藍兄啦,我是女的(艸
藍兄這叫法比較有文人風味
還是叫「滄藍大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