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人們擔心自己落後,你想的是怎麼讓所有人一起前進。
人們計算得失,你相信自由與共享的價值。
唐鳳是個智者,是我見過談吐最「溫柔」的人。
您列的這兩句我太喜歡了,產生共鳴。
分享個小故事:
有個和尚每天都從井裡挑兩桶水,其中一個桶子會漏,但他從不修理。有日,路人問他為什麼不修會漏水的桶子?他說,好水桶那邊的小路寸草不生,但漏水那邊的小路因為澆灌而開滿野花。「我的不完美把美帶給周圍的一切。」
始終相信文化需要出口渲染出去,方能開花結果。大家能一起欣賞美景。
分享的文化、trial and error的精神,正是因為有你們在、我們大家一起才能成長茁壯。
精神需要渲染,漣漪會擴散成文化,擴大自己的世界,從小杯子成為一座大湖,共享世界的浪潮。
感謝回應,我好開心。
最後還容許我小迷妹尖叫聲三下:耶耶耶。
我因為喜歡創造東西的「創作感」,所以決定寫小說。進一步說,我是喜歡「說故事」、分享「idea」,現在決定用「寫小說」的方式呈現。小時候,我是畫漫畫來創造出我腦內的世界;長大後,我是做RPG遊戲來呈現故事。這兩種方法都很喜歡,追根究柢,“我喜歡的是「說故事」”,不見得是「繪畫線條」、「遊戲製作」,那些都是我認知的媒體載具,是我表現故事的方法。而現在,我選擇了用文字、寫小說來呈現故事。但,這是我。相信每個人都不一樣,一定有人是只熱愛文字,只想用文字來表現。而我覺得這些不一樣都很棒,世界上沒有什麼絕對的標準答案,只有自己認可、適合自己,屬於自己的答案。我覺得找出「自己所喜歡的自己」,這件事對我很重要呢。假如你喜歡的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會怎麼樣呢?我這邊的是真的問句不是反問肯定句唷,因為每個人答案都不一樣。
我也有自己的專屬答案。我之所以寫小說,是因為我喜歡「說故事」,我想分享我覺得有趣的點子。現在,我創作的時候,市場買不買單不是我的第一優先項,而是我寫得快不快樂、覺得是否有趣。舉個例子,假如我的第一優先項是市場,或許我就不寫百合了XD(台灣百合小說偏小眾呢)甚至,我試著想打破一些傳統做法,也不怕人恥笑不學無術,因為我喜歡創新的感覺。所以,我的優先是滿足創作慾,還有分享的快樂,以及若有興趣的人也感到有趣就太棒了!當然,假如有一天我的目標變了(EX:退休寫小說維持基本生活),考量優先權或許就會調整,但總歸是回到我想要的是什麼,所以才調整作法。
回到你的問題,關於「理性看待自己的小說」和熱情的取捨。我分享些我看到的疑惑,供你參考做自問自答唷。如果我問你,「理性看待自己的小說」是為了什麼?你的回答是什麼呢?把興趣變成工作,是你期望的事嗎?是的話,原因是什麼呢?不是的話,又為什麼呢?你覺得創作讓你最快樂的地方是什麼呢?要捨棄的話,你願意做到什麼程度呢?又為什麼要捨棄呢?......避免你誤會我在challenge你,先問這幾題就好唷,有興趣也能多交流。(千萬別誤會喔XD)
不知道我的分享有沒有給你一些思想碰撞。總之,我覺得去思考這些問題真的很重要呢,我也常會反思,感謝你提出來讓我再次思考。
同為創作者,加油加油🍻🍻也謝謝你的支持(啵!親你一口~
希望「理性看待自己的小說」我想是為了小說不突然偏離軌道吧,就好像有個框架控制住不失控,但又同時框住了自己。想了想你的問題後,又好像調整了一下我的心態了,算是問題的答案讓我找回了初心。
很開心有人願意和我交流一下寫作心得💋💋 話說原來路波有做過RPG game,想玩一下,挺喜歡那種遊戲風格🎮
分析有幫助到你真是太好了呢!我喜歡跟人真心交流,而且是交流不是評論唷,我們在交流過程中我也是一起思考呢,我也很感謝你。這些思想碰撞過程我覺得都很痛快呀~
話說遊戲我之前算是做一半,故事和劇情想好了,但實在太花時間了,做了幾個章節,沒能真正做完XD預計要好久以後才會再填坑了~假如哪天我填好坑我再來分享給大家玩(說不定我很壞就抓你來實驗,哈哈哈)做遊戲的樂趣之一大概是設計魔法戰鬥系統吧,那時候我還搞個百合合體技,覺得貼貼又中二(?
創作路上,一起加油唄,我也支持你^O^
我覺得跟專業讀者——學術論者或編輯等職業人士——相比起來,普通讀者眼光並非較差,但絕對比編輯仁慈。在點子普遍廉價的網路寫作圈子裡,寫作技能經常會被推到討論、認知範圍外,而在解決您所提到的問題時,「技術門檻」就會依特定的領域要求而變動——這種策略與實作之間的鴻溝更麻煩的是,表面上「門檻」確實存在,但在實際寫作與讀者回應時,夠多的技術量偶爾便能壓過門檻、強行突破市場要求。
還有更麻煩的問題是,寫作人大都不像github那樣分享自己的創作方法,更不會免費提供實際的文本案例——華語的文學自古以來就是資產階級的玩物,而這點產權意識形態,從崇尚技術、功能性與分享共創的軟體工程圈子來看,恐怕是非常缺乏效率。(更不用說,很多寫作者的方法無法被量化、簡約至理論形式呢。)
在我收集小說習作時,就能看出華語圈子跟英語圈子的文化差異⋯⋯如果真有人想在網路上創作,我會推薦英文寫作——英語受眾多,創作、閱讀與討論同好的資源都會比華語圈豐富,不想玩平台的話還有wordpress的無上限免費方案。至少,隨便搜尋個類型(genre)、風格(style)、主題(theme)的練習題(exercise)——而且「免費」資源也很豐富;)——這比起自己收集材料、自己做習題跟範例、自己做評論的土法煉鋼,還要更有效率喔。
而且若真能學會找資源的話,偶爾還可能會碰到恰克.帕拉尼克這種大神幫你評論作品喔?
首先,寫作技巧的精進練習我很認同,不過我寫作資歷尚淺,就不班門弄斧,反倒是路波要跟PNN的作家大大們學習。我至多只能粗略分享生活哲學的心法工具,供大家參考。僅是希望若能幫助大家挺過一些挫折低潮就好了,想喊聲替大家加油。更希望大家知道自己很棒,驅使熱情去執行困難事情的勇氣本就值得尊敬。
再來,講到github,有感而發。軟體圈講究「開源分享」的精神,將自己的程式碼(創作)open source出來,貢獻給生態圈,讓大家有好工具使用,改變現況,並讓大家延伸創作,讓環境變得更好。確實,創作文字相對programming難量化,或是具體模式化(比如:design patterns),所以與其說不願意,不如說相對不容易。不能說沒有,但較難用公式化方法直接「複製」經驗。
雖然技巧相對難以複製,可是分享的精神一樣都在。
我看到discord裡面有很多大大都願意分享自己寫作技巧或經驗,這些文化氛圍我覺得很棒,契合軟體界的「開源分享」精神。所以,我之所以回應小熊如此正面評價,正是因為我認為PNN創造了一個平台來渲染「分享」的文化。該產品的設計理念相信有許多符合世界潮流的「互動、交流、回饋」等,文字創作者也許相對其他行業有更多孤寂感,然而互動分享的文化會帶來生命力、溫暖,我挺喜歡的。
再次感謝大大留言分享這麼多,我好高興,對我也收穫很多,謝謝。
我也很期待更多非文學專業的人開始寫作後,能稍微改善華語寫作的環境。或說能提供一條,稍微遠離「以資本主導為前提」的路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