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17&id=54688
留言 - (獎金)用筆名創作故事!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獎金)用筆名創作故事!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穹葉
【小葉心得、評語如下,分為抓蟲、結論兩方面】
我先來抓些稍有問題的部分。(從尾到頭)
末八段:「站務人」。站務員/站務人員。(按照前段所述是使用站務人員。)
末十一段:「那裏那個黑色大衣的傢伙」。句式沒問題,只是口語比較怪。(那邊那個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那個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那邊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這類的會是比較「正常」的講法。)
末十二段:「排隊人們」(排隊的人(們)。單純念起來怪一些,這邊如果要使用「人們」,可以直接省略「排隊」,因為前段就在說排隊的人了。不然就是「排隊人潮」大概念起來順一些,剛好也能和前面的「風」作個對應。
末十八段:「嘴角喫著滿足」。這邊已經在床上了,如果在餐桌上,用「喫著」還勉強合理,在床上會挺怪的,既不是吃,也不是承受,勉強的部分是,因為是「嘴角」,光用嘴角沒辦法實際意義上的吃東西的,但意境上勉強可以。或許「噙著」能是一個選擇。
末二十段:「趿著拖鞋走過走道的聲音」。按照句意來看,「趿拉」才會是正確的使用(踩著拖鞋在地上拖拉),單憑「趿」一個字的意思會不一樣。(那樣動作滿衝突的XD)
末二十一段:「故事的節奏戛然停止在智力擔當說了一句」。這邊我想了想,原來是相對點失蹤,完整句是「故事的節奏戛然停止在其中/當中/故事中的智力擔當說了一句」,因為這邊的主詞在「故事的節奏」,但「智力擔當」並不屬於「故事的節奏」,而是「故事本身」。當然這只是造成閱讀不順的可能點而已。
末二十六段:「藏在遮掩底下的筆記本欲蓋彌彰的露出一個角角」。這邊也是相對點問題,這句要配合上一句來看,主詞一直是「文具盒」,配著盒「藏在筆記本之下」,後面卻緊接著將作為受詞的筆記本作為主詞,這在句式上會是一個問題。兩句的配合也不甚清晰,正如我上面的改寫,若拿原句來說「文具盒藏在遮掩底下的筆記本」,然後呢?筆記本的作用是「遮掩」,卻跟後一句攬在一起了。(文具還躺在抽屜的盒子裡,藏在筆記本之下。這是第一句要表達的。用來遮掩底下的筆記本欲蓋彌彰的露出一個角角。這是第二句要表達的。)
同末二十六段:「青蔥般的手指滑過潔淨的桌面,不由自主的坐上椅子。」好的,依舊是主詞問題。這邊主詞是「手指」,緊接著「坐上椅子」,那麼就是「手指坐上椅子」。(或許真是如此?)
結論。
這是一個爸死了,子女去收拾房間的概念。由於全篇不使用主詞,所以才會有上述提出的那些問題。當然我並沒有全說。(「不爭氣的笑了」這句單看也略為怪異,不使用人作為主詞的話,便可以使用相對物件作為主詞,例如「唇角不爭氣的揚了起來/喉頭間不爭氣的竄出一聲輕笑」(哦都只是舉例,因為我不知道實際上是怎樣的程度。)
視角部份,我更願意看成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那樣子的。在沒有特定人物的時候就是完全的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寫法並沒有問題,問題是寫得足不足夠清晰且明確,並且要完全跳脫正常主詞人稱的寫法(上述提到的問題都是跳脫不完全,仔細通讀下來會有不順的部份)。
整體步調輕輕緩緩的,雖然不知道麥麥的筆名實際上的用意,但在故事中確實是一個撲朔迷離、沒有真相的真相。
整體意象表現得不錯,情感平淡卻深刻,像冬天的太陽,和煦的會讓人不禁莞爾,實際上背景卻是寒冷且沉重的,像那堆灰塵。
那麼不算有實際上的劇情,我也在劇情方面上不好多說什麼,就是將一件事實慢慢勾勒出來,像是慢慢堆積上一層層灰,最後一次乾淨的抹除,閱讀下來沒有遺憾。
那麼就到這邊,問題點的部份說得比較詳細,不過都是個人閱讀上撞到的石頭,不見得所有人都跟我有一樣的問題,再次感謝麻麻用著麥麥的名號來參加!
5 年前
回覆
麻黃
敬禮謝謝葉大看得哇賽非常仔細,我也要努力回得很仔細。
【蟲的部分】(好像是有很多錯字跟錯用字w
這篇因為抽掉主詞的部分,加上句型有微微拉長所以被仔細挑出很多奇怪的句子,嗯欸,顯見有時候寫文寫到牛角尖(?)會陷入文法的死區。
「趿」這個字我其實跟他很不熟w也不懂用,果然出洋相了TuT然後我喜歡「噙著」,因為我不記得這個字了所以沒用,嗚就是這個字!葉大乃拯救了我!
然後從葉大的訂正,看到了我自己不會看到的事情。怎麼說,感覺就有點微妙OAO整體而言就是主詞、主體、受詞、受體、動作對象整個都......有作者表達跟讀者解讀上的落差,我的老天,對不起大家QAQ
不過,嗯,文可以改的嗎?想要換上「噙著」,感覺好美(摀臉)
【結論部分】
葉大解讀展開的方式,不是我原本預期的那樣。
關於視角,可能我自己怪怪的吧,除非像葉大這樣很仔細的點出來,不然我自己沒辦法了解哪裡怪異(即使點出來了我也QQ)
抱歉這樣的寫法嘗試造成閱讀上的困擾!下次會再加油的!
謝謝葉大對意象的點評,自己覺得好像被形容得有點美嗚。
最後,所以麥麥筆名在本篇中的作用是不是沒能被找出來,以及看不到全文的核心,是這樣嗎TAT這樣、是不是不合規則?
5 年前
回覆
麻黃
順便好奇想問,讀者沒有看懂,是不是作者功力不足的關係?
5 年前
回覆
穹葉
@麻黃,當然,當然可以修文XDDD一切原則都是不大幅度更動劇情的修改都可以噠!謝謝你喜歡我的建議,話說不熟的字就別用了,「穿著拖鞋,也真的拖著鞋走」這類的玩法也是可以參考的(我只是一個萌萌的雙關愛好者#)。
啊,大概是我結論開頭那一句寫得太簡短,不過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理解錯。「爸死了,子女去收拾房間」只是一個視角的固定而已,並非全文的重點所在,而且那更像是一種回憶(?)。(因為我好像沒有特別解讀故事展開的部份?一層層灰抹除那邊比較抽象#)(不過中間那段的「主人」卻是會比較模糊一點,我也不太確定)
(其實我有兩種看法,且說說。一、原本說的爸和子女。二、老年的自己跟禮儀公司的人。後者皆為中段的主角。至於打著電話的,可能是單純茫然,可能失憶,可能老年癡呆,而MY在其中的定位是在提醒「自己」(作為一種喚醒記憶的暗號#),因為兩次出現「名字」沒說出口的安排,然後在看到了「昨日印象」後才忽然憶起,所以才有了最後的電話內容。其實上我不知道真正的意涵是什麼XD)
麥麥的筆名大概可以看出來用意,但沒辦法完整的去解釋它(X)。全文的核心我不太確定,所以我評語中沒有分析這一塊XDD
然後讀者沒有看懂是不是作者功力不足的方面,我覺得需要視作者解釋後,讀者是否能夠看懂,並且無條件認為是合理的做法而定
🤔
不過,若非完全開放式的走向或結局(也就是刻意造成因讀者不同而感受不同的安排),然後大家解讀方式都不大一樣,那確實算是作者沒有將道路鋪設好,資訊、線索提供的不夠,或是描寫得不夠精準、深入,才會讓每個人走著走著就自己偏離軌道了(然而軌道卻是隱形的)。
5 年前
回覆
mynameisMY
@葉墨生花❈穹葉
,
@麻黃
,不斷被提到名字的我表示害羞和開心(你滾
5 年前
回覆
麻黃
@mynameisMY
, XDDDD啊可愛的麥麥,我明天要回覆長篇大論了,歡迎麥麥來拉板凳!
5 年前
回覆
麻黃
@mynameisMY
,偷偷標註我男神!
5 年前
回覆
mynameisMY
@麻黃
,給我麻鼓掌!酷!!!!
5 年前
回覆
麻黃
@mynameisMY
,抱歉給我麥的筆名一個沒有很積極的涵義>A< 謝謝麥麥<3
5 年前
回覆
穹葉
@麻黃
,哎🤣我先說一個,我昨天的第二個想法其實「自己和自己」但我又拉回去重看,我發現那樣是「不合理」的,所以改成了禮儀公司🤣
解說上我有幾點疑惑,晚補😎
5 年前
回覆
麻黃
@葉墨生花❈穹葉
,😎😎😎趕快做好裡八層外八層的心理建設,小心拍打,我做好心理準備了來吧(#
5 年前
回覆
麻黃
@葉墨生花❈穹葉
,:)感謝葉大同意修文,原則上我也、應該不會更動劇情吧,待我心血來潮(外加要抽離一下)再來偷偷細修。
非常開心可以看到葉大試圖扒得很認真的模樣,讓我覺得有人跟我討論真是太感動了QAQ下面會貼我自己對這個故事設定的全貌,有諸多處都跟葉大的詮釋不太一樣,不過從前面的幾則留言來看,其實這文真的不好讀,大家的感觸都不大相同,這也是我沒能引導好大家的緣故......
全文的核心可是我評文中最期待的部分,不過很顯然我失敗了wwwww嚶、再接再厲,下個會更好(?)
嗯,希望葉大能看完下面的解釋之後再重讀看看,能不能看出點什麼(???),我覺得大家能各自解讀也很棒,但是有一點想知道要怎麼救救這個故事(捂臉)
5 年前
回覆
麻黃
《mynameisMY》解密
核心「mynameisMY」其實是一條通關密語,只要撥通某支電話,說出這個答案,就等同同意前往車站「昨日印象」,或者是前往回憶的意思;然而實際上,它指的是棄世離開。
設定中,是只有即將死亡的人才會從某種管道得到這支號碼,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之時,就會打通電話,然後就像作夢一樣回到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永遠不會再醒過來。
車站之所以命名為昨日印象,就是暗示著
1.
這是跟通關密語有密切關連的地方
2.
昨日指的是過往
3.
列車的意象是人生下車了。
本文分成五段,一三五段是真實世界的時間軸,二四段是另一個世界。
第一段
,亡者(當時活著)撥通電話,說出了通關密語;
第二段
,那名亡者(已不在真實世界)彷彿只是從一場長長的夢中悠悠醒來,醒來的時候他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活了很長,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生活中有很多小煩惱實則無憂無慮的孩子,《訶克茲雷》的作者正是亡者本人,寫作曾經是能使亡者感到快樂的事情,童年裡的生活或許簡單樸實,卻是亡者心目中最渴望回去的「昨日」。在如夢似幻裡,亡者回溯起往日的片段,抽離現實;
第三段
,警方或鑑識人員接獲通報趕到,但是於事無補。這樣的事已經發生了多次,所有亡者都是撥打了同樣一支電話;
第四段
,亡者已經在昨日印象車站的人潮中排隊了,排隊的都是透過一樣途徑而來的靈魂,由於他們最後說過的話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並不真的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若是記得,他們會記得自己的名字是「昨日印象」。亡者表現得特別茫然,站務人員實則是管理亡魂的角色,他負責管理秩序外,也負責提點亡魂們自己的處境(委婉的提醒你已經成為過往了)。列車的進站象徵亡魂們即將遠行,告別目前的位置了;
第五段
,回到現實,確認了亡者死亡的訊息,並且擷取到亡者生前最後一通電話裡的發言。
回到核心,本文的涵義就是「
我的名字是往日回憶
」,
1.
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乃是他曾經經歷過的總結
2.
當這個人不復存在的時候就只剩下曾經在回憶裡的種種。所以文裡面是安排了(第一視角)擁抱死亡,實際上是死去了,而對其而言就像是做了綿長的夢,夢裡回顧了生命裡的點點滴滴,類似人生跑馬燈的概念,最後來到車站,作真正的告別。
MY=memorable yesterday=回憶中最令人懷念的部分,透過打通電話(死亡),主視角陷入往日的幻影、將自己也塵封為過往。以上是我對這個作品的詮釋。
喔對了,還有抹去人稱的部分,其實是想要讓意識的主體模糊化,從具體的「我」弱化,那些彷彿是「我」的認知或所見所聞已經沒有足夠清晰的輪廓,無論視主體或客體都不是那麼絕對了,因為實際上這個「我」只是一縷意識。
以及我假定這位亡者是自然老去的衰亡。然後第二段最後又陷入沉睡,可以解釋為他要轉換到下一段回憶,或者他並未再夢到其他,都可以,總之並沒有明確交待。
5 年前
回覆
麻黃
@葉墨生花❈穹葉,接下來我也要很認真的回應問題,因為我們的討論串已經長到快吐出來了(X),為了方便你我,我把葉大的回覆重複貼上我再逐段回應~
筆名作為「通關密語」的存在,光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後面所說的設定,是否不撥打這通電話,人就無法死亡。還有,下一段說的,「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時,就會打通電話」的邏輯問題,除非孑然一身,毫無牽掛,那自會撥通。可我們的主角有家人,有事業(或單純的興趣?),有未完成的事(按那本小說來看),他卻了無牽掛的撥打死亡電話,說服力不足。
進而造成無法連想到這種設定的主因
。
●這裡我覺得沒有邏輯問題,文中沒有指定這是唯一死去的方法,它有點類似交易(類似人自願接受安樂死),跟真正的自然死亡不同。而故事的主人翁主動促成了這個死亡。
●我的假設(對,對不起本文中充滿很多作者根本沒有交待進去的假設)是,那些會想撥通電話的人,比起繼續保有現在的生活,他們好奇/渴望/懷念曾經的MY,所以打了電話(意即其實打電話的人不一定知道這樣等同會造成死亡)。他們是受到了MY的蠱惑(?),去打這個電話的。
●就是人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忽然對於原本的執著已經不再執著,開始反思起自己的一生,開始反芻(?)的感覺。
●然後有家人是正確解讀(從第五段可得知),但是有事業跟有未完成的事情在我而言算是讀者自行連結的產物,寫小說是早年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事件。
關於「昨日印象」,第一點因為是M.Y.所以合理。第二點「昨日」視作「過往」暫時無誤。第三點,常理來說,列車應該是「通往某一方」(意指上車而非下車),這邊的解釋說成是「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或許會好一些。
●這裡接受反駁ww也接受葉大給的
「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
說法!
先說第二點的問題,用這篇的解釋來看,「昨日印象」更應該符合「死前最後的印象」,但在第二段的部分,並非如此,而是如解說開頭說的「回到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然而那卻無法與字面上的「昨日」作為連結,
讀者自然會被誤導
。
●對不起www因為Yesterday真的很狹隘,又私心想要擴充解釋成所有的往息都包含在裡面,就會產生這層難以跨用的鴻溝。
關於第二段的「回憶」,我上面說主角是「自己」而不合理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那是自己,是完全抽離的視角,但他卻很清楚小說講的是什麼,但是又不清楚後續是什麼,這是抽離不夠完全。而且前面說了「這才是自己熟悉的家」從這句來看,就知道不是完全的抽離了(正如解說中提到的「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那麼「原來的樣子」又是哪個時間點?那本小說又是什麼時候創作出來的?所以這邊的「角色身分」存有衝突。
●「
他不知道那是自己
」這裡指的是什麼我有點迷糊,我在想這可能是主詞人稱模糊造成的時空BUG(是什麼)。
●因為根據麻黃本人的金魚腦,跟作夢的時的感受,我認為橫跨了幾十年歲月,重新返回兒時記憶的時候,即便是自己(N年前的),也會有抽離感。知曉小說的大走向卻忘記細節跟後續,是因為自己就是原作,而作品最後也沒有完結所以自己並不記得原本打算怎麼接下去寫(這是本人的寫照,抱歉,但是書名跟那些林林總總都是我隨便捏造的,我本人沒寫過那樣的東西)
●原本的樣子就是回憶時空當下的樣子(?),小說則是當前那個年紀的主人翁正在進行(或進行過但已經停止)的創作。自認沒有衝突,不過我好像大概知道對葉大來說的衝突點何在。
第三段的部分,
作者的描述產生誤導
,「他們在床頭櫃找到舊式的牛皮電話冊,上頭是那個多次紀錄在案的神祕號碼」這一句。語意上很明顯神秘號碼是被「記錄在電話冊上面」而非「警方那邊檔案」,所以會聯想成「主角寫了很多次同樣的電話,打了幾次就寫了幾次」,進而造成「所有亡者都撥打同一支電話」的設定缺失。
●嗯這個混淆不只發生在葉大身上,再次為我可怕的文法構句道歉。未來若有修文,可能會進行調整。
第四段的部分,站務人員為什麼只喊了他?喊他的意義是什麼?站務人員難道問過所有人的名字嗎?(這部分跟解說中提到的,站務人員提醒亡魂們當下的處境,連結上比較牽強)以及黑色大衣存在的用意(然而似乎毫無意義?)。
這邊最後說亡魂們即將遠行就如我開頭對昨日印象第三點的解釋一樣,也證明了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
●為什麼只喊他?因為他是主角啊(被打)。其實是因為,主視角跟讀者一樣,處於(相同)一個被動懵懂的狀態,並不明白為何自己在這裡。詢問名字的原因是因為要連結回第一段時間軸的思緒只有這句台詞,它就是關鍵詞。
●不過這個站務人員的提問確實也是製造了無數困惑XD我再思考有沒有比較好的呈現方式。
●「提醒當下處境」這個是因為魂體當前很茫然,所以站務人員必須讓魂體在乘車之前收心(?)
●然後就會發生下面的狀況:「我的名字是......MY?」『欸我也是耶?』"真剛好我也叫MY"『等等、你也叫MY?』「我們之中又多了一個MY了。」『呃,在場之中有人不叫MY的嗎?可以麻煩舉個手嗎?』"有嗎?"......這種混亂得很可愛的騷動(X)
●嗯,黑色大衣,只是為了模糊化主人翁的所有線索加上的客觀存在的物件(?),抱歉它沒有什麼涵義。好吧,是我覺得黑大衣很帥(摀臉)
●在這裡同樣認同之前提到的「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www唉,都是文字困住了我的無限可能(誤)
末段,二十一秒的用意(似乎跟黑色大衣一樣沒有意義?)其實這邊我看來,麥麥筆名的意義更偏向於「我已經死了,名字對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我的名字就是我自己」。
●21秒的設定是,其實或許打電話的人確實「聽見」了話筒裡傳來了什麼,之類的(不過那是另一個世界的聲音,所以現實世界裡是不會留下任何紀錄),所以時間是明顯長於說出「My name is MY.」的,至於為什麼是21,就是隨便湊的數字,沒有賦予特殊意義。
●超棒,這個解釋也很棒。總之這個筆名有著復合式的意義(?),這個體悟會比較接近我前面提到的「
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乃是他曾經經歷過的總結」,所以我就是我自己,我不用名字,我就是自己。
解說部分,這邊將本文涵義重新定義成「我的名字是
往日回憶」,於我而言「往日回憶」跟「昨日印象」有根本上的不同,正如我前面說的「昨日就是昨日,很難強硬的代表所有過往」,以及「回憶是更加清晰且富含個人濾鏡(主觀),印象卻是模糊且更為客觀的」(這邊有點難解釋)。
●(跪),原諒我有限的英文辭彙庫QQ「往日印象」這是個人狗急跳牆加上硬要美化的轉化式翻譯(兼有偷換概念的嫌疑)。葉大快放棄乃的理性,讓我們不要糾結在這兩個詞彙存在的小小差異上(#
不過單看『往日回憶』的部分,這裡提到的兩個解釋是合理的。
是的,我能理解模糊視角的部分(就像我說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永遠看不到自己,與其說是實體,不如說是一種意識),但的確有上述提到的衝突的部分。
關於第二段最後的陷入沉睡,的確沒有後續描述的必要,但我個人更偏向「最美好的回憶到此結束,該上車了終結一切了」的發展(也剛好連接著第四段的劇情,以及解說開頭說的設定)。
●合理,喜歡。為了平衡一三五段跟二四段的比重,我也認同不要描寫太多,同時寫越多會暴露越多(也會讓原本的失焦更嚴重)。返證第二段跟第四段,我是希望有一點像在夢裡面一樣的感覺,嗯,然後確實是第一人稱(沒有人在乎這個)。
另外我說個第四段的,主角獨白「好似曾相識的句型,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這句,按照末段來看,撥打電話只會有主角自己的聲音,也就是麥麥的筆名,也就是「主動告知」的意思。但第四段的句意是「被問了名字所以有所回答」,我就不清楚這邊說的「回答」是回答誰了,又是誰問的他?(按設定來看,說出通關密語,作為電話的另一端的確不需要有任何回應和問答,從首段來看,主角也是接連著直接說了通關密語,並沒有收到任何的提問)。
所以這個部分也造成了誤導
。
●再次道歉QAQ留白太多了,所以嗯正如我前面回答的,其實電話那頭是否有另一個對象的存在,是沒有寫死的,而個人的隱設定是確實是對面先做了一個提問或是誘導,所以才會直覺的寫出「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的句子。葉大觀察入微,拍拍手。
→→→→→→→→→→→→
嗯感謝葉大回覆得十分仔細,然後也至少提出了4個部分(我有上色的部分)會造成誤導的地方,非常有幫助QQ
這是個作者裡設定遠遠超過給出來的的故事,加上時間軸切散,場景不相連,造成很多很嚴重的閱讀障礙。個人是用電影運鏡(???????????)的感覺去描述的,不過可能描述太空白,除了原作本人以外,大概需要超能力才能"看"到空白處的蛛絲馬跡(其實連蛛絲馬跡都不給的,對不起QQ)
5 年前
回覆
穹葉
@麻黃,我來了~~我這邊會逐段提出我的疑惑(?)
筆名作為「通關密語」的存在,光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後面所說的設定,是否不撥打這通電話,人就無法死亡。還有,下一段說的,「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時,就會打通電話」的邏輯問題,除非孑然一身,毫無牽掛,那自會撥通。可我們的主角有家人,有事業(或單純的興趣?),有未完成的事(按那本小說來看),他卻了無牽掛的撥打死亡電話,說服力不足。進而造成無法聯想到這種設定的主因。
關於「昨日印象」,第一點因為是M.Y.所以合理。第二點「昨日」視作「過往」暫時無誤。第三點,常理來說,列車應該是「通往某一方」(意指上車而非下車),這邊的解釋說成是「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或許會好一些。
先說第二點的問題,用這篇的解釋來看,「昨日印象」更應該符合「死前最後的印象」,但在第二段的部分,並非如此,而是如解說開頭說的「回到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然而那卻無法與字面上的「昨日」作為連結,讀者自然會被誤導。
關於第二段的「回憶」,我上面說主角是「自己」而不合理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那是自己,是完全抽離的視角,但他卻很清楚小說講的是什麼,但是又不清楚後續是什麼,這是抽離不夠完全。而且前面說了「這才是自己熟悉的家」從這句來看,就知道不是完全的抽離了(正如解說中提到的「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那麼「原來的樣子」又是哪個時間點?那本小說又是什麼時候創作出來的?所以這邊的「角色身分」存有衝突。
第三段的部分,作者的描述產生誤導,「他們在床頭櫃找到舊式的牛皮電話冊,上頭是那個多次紀錄在案的神祕號碼」這一句。語意上很明顯神秘號碼是被「記錄在電話冊上面」而非「警方那邊檔案」,所以會聯想成「主角寫了很多次同樣的電話,打了幾次就寫了幾次」,進而造成「所有亡者都撥打同一支電話」的設定缺失。
第四段的部分,站務人員為什麼只喊了他?喊他的意義是什麼?站務人員難道問過所有人的名字嗎?(這部分跟解說中提到的,站務人員提醒亡魂們當下的處境,連結上比較牽強)以及黑色大衣存在的用意(然而似乎毫無意義?)。
這邊最後說亡魂們即將遠行就如我開頭對昨日印象第三點的解釋一樣,也證明了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
末段,二十一秒的用意(似乎跟黑色大衣一樣沒有意義?)其實這邊我看來,麥麥筆名的意義更偏向於「我已經死了,名字對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我的名字就是我自己」。
解說部分,這邊將本文涵義重新定義成「我的名字是往日回憶」,於我而言「往日回憶」跟「昨日印象」有根本上的不同,正如我前面說的「昨日就是昨日,很難強硬的代表所有過往」,以及「回憶是更加清晰且富含個人濾鏡(主觀),印象卻是模糊且更為客觀的」(這邊有點難解釋)。
不過單看『往日回憶』的部分,這裡提到的兩個解釋是合理的。
是的,我能理解模糊視角的部分(就像我說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永遠看不到自己,與其說是實體,不如說是一種意識),但的確有上述提到的衝突的部分。
關於第二段最後的陷入沉睡,的確沒有後續描述的必要,但我個人更偏向「最美好的回憶到此結束,該上車了終結一切了」的發展(也剛好連接著第四段的劇情,以及解說開頭說的設定)。
另外我說個第四段的,主角獨白「好似曾相識的句型,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這句,按照末段來看,撥打電話只會有主角自己的聲音,也就是麥麥的筆名,也就是「主動告知」的意思。但第四段的句意是「被問了名字所以有所回答」,我就不清楚這邊說的「回答」是回答誰了,又是誰問的他?(按設定來看,說出通關密語,作為電話的另一端的確不需要有任何回應和問答,從首段來看,主角也是接連著直接說了通關密語,並沒有收到任何的提問)。所以這個部分也造成了誤導。
哦還有,很多寫出來的「線索」都沒有意義,容易影響讀者判斷,像是我上面提到的,還有那個小說,很多看似很重要的東西(畢竟寫出來了),實際上卻沒從解說中看到用意,這裡我覺得解說上比較可惜!
5 年前
回覆
JC+
太!強!了!
5 年前
回覆
麻黃
OUO/謝謝風大<3
5 年前
回覆
生若虎
竟然用這名字寫了一篇故事,發揮得很好啊~~
5 年前
回覆
麻黃
才想到忘了回這篇🤣謝謝虎大!
5 年前
回覆
蕩步詩人
害我以為兩位大大是同一人+.+...其實看完這篇。。。除卻失憶的部分。有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更多給我一種在茫然下追尋初衷的情懷。不知是不是如此。。。可惜道行不夠。沒法正確領會。但給了小弟一種奇妙的感觸。可能也是依各個讀者現實中的遭遇。各自感悟。各自省思吧。如是如此。作者真是別有用心呢
5 年前
回覆
麻黃
🤣🤣🤣🤣不、我是借用了他人的筆名來寫喔!我們是不同人噠!
謝謝大大的回饋!我個人滿相信「作者已死」這種說法,在作品完成之後究竟要怎麼詮釋作品是讀的人的自由發揮,所以能得到這麼仔細的回應覺得十分榮幸💕
很開心這文能帶出這樣的感覺~~~
5 年前
回覆
穹葉
打賞了
第17篇
20
!
感謝參加!
麥麥的筆名全文不算好發揮的呢wwww
這篇的隱性第一人稱,特意沒有寫出「我」這代名詞,但很多句式都只是單純拿掉「我」,反而主詞失蹤,造成句式怪異。不寫「我」是無妨,但有其他的轉換方式。
暫時舉一個例,開首末段的「啟唇」,可以用「(雙)唇」作為主詞去描述,就能避免上述的問題:D
5 年前
回覆
麻黃
耶20入手💕
謝謝慷慨的葉葉大!
(´・ω・`)身為作者辣個句式怪異我是感覺不出來的(腦細胞都死啦),可能等我改天回來的時候才能發覺那個奇怪在哪裡!
然後引頸企盼評評評評🤩🤩🤩
5 年前
回覆
顯示更多...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我先來抓些稍有問題的部分。(從尾到頭)
末八段:「站務人」。站務員/站務人員。(按照前段所述是使用站務人員。)
末十一段:「那裏那個黑色大衣的傢伙」。句式沒問題,只是口語比較怪。(那邊那個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那個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那邊穿黑色大衣的傢伙。這類的會是比較「正常」的講法。)
末十二段:「排隊人們」(排隊的人(們)。單純念起來怪一些,這邊如果要使用「人們」,可以直接省略「排隊」,因為前段就在說排隊的人了。不然就是「排隊人潮」大概念起來順一些,剛好也能和前面的「風」作個對應。
末十八段:「嘴角喫著滿足」。這邊已經在床上了,如果在餐桌上,用「喫著」還勉強合理,在床上會挺怪的,既不是吃,也不是承受,勉強的部分是,因為是「嘴角」,光用嘴角沒辦法實際意義上的吃東西的,但意境上勉強可以。或許「噙著」能是一個選擇。
末二十段:「趿著拖鞋走過走道的聲音」。按照句意來看,「趿拉」才會是正確的使用(踩著拖鞋在地上拖拉),單憑「趿」一個字的意思會不一樣。(那樣動作滿衝突的XD)
末二十一段:「故事的節奏戛然停止在智力擔當說了一句」。這邊我想了想,原來是相對點失蹤,完整句是「故事的節奏戛然停止在其中/當中/故事中的智力擔當說了一句」,因為這邊的主詞在「故事的節奏」,但「智力擔當」並不屬於「故事的節奏」,而是「故事本身」。當然這只是造成閱讀不順的可能點而已。
末二十六段:「藏在遮掩底下的筆記本欲蓋彌彰的露出一個角角」。這邊也是相對點問題,這句要配合上一句來看,主詞一直是「文具盒」,配著盒「藏在筆記本之下」,後面卻緊接著將作為受詞的筆記本作為主詞,這在句式上會是一個問題。兩句的配合也不甚清晰,正如我上面的改寫,若拿原句來說「文具盒藏在遮掩底下的筆記本」,然後呢?筆記本的作用是「遮掩」,卻跟後一句攬在一起了。(文具還躺在抽屜的盒子裡,藏在筆記本之下。這是第一句要表達的。用來遮掩底下的筆記本欲蓋彌彰的露出一個角角。這是第二句要表達的。)
同末二十六段:「青蔥般的手指滑過潔淨的桌面,不由自主的坐上椅子。」好的,依舊是主詞問題。這邊主詞是「手指」,緊接著「坐上椅子」,那麼就是「手指坐上椅子」。(或許真是如此?)
結論。
這是一個爸死了,子女去收拾房間的概念。由於全篇不使用主詞,所以才會有上述提出的那些問題。當然我並沒有全說。(「不爭氣的笑了」這句單看也略為怪異,不使用人作為主詞的話,便可以使用相對物件作為主詞,例如「唇角不爭氣的揚了起來/喉頭間不爭氣的竄出一聲輕笑」(哦都只是舉例,因為我不知道實際上是怎樣的程度。)
視角部份,我更願意看成是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那樣子的。在沒有特定人物的時候就是完全的第三人稱視角。
這種寫法並沒有問題,問題是寫得足不足夠清晰且明確,並且要完全跳脫正常主詞人稱的寫法(上述提到的問題都是跳脫不完全,仔細通讀下來會有不順的部份)。
整體步調輕輕緩緩的,雖然不知道麥麥的筆名實際上的用意,但在故事中確實是一個撲朔迷離、沒有真相的真相。
整體意象表現得不錯,情感平淡卻深刻,像冬天的太陽,和煦的會讓人不禁莞爾,實際上背景卻是寒冷且沉重的,像那堆灰塵。
那麼不算有實際上的劇情,我也在劇情方面上不好多說什麼,就是將一件事實慢慢勾勒出來,像是慢慢堆積上一層層灰,最後一次乾淨的抹除,閱讀下來沒有遺憾。
那麼就到這邊,問題點的部份說得比較詳細,不過都是個人閱讀上撞到的石頭,不見得所有人都跟我有一樣的問題,再次感謝麻麻用著麥麥的名號來參加!
【蟲的部分】(好像是有很多錯字跟錯用字w
這篇因為抽掉主詞的部分,加上句型有微微拉長所以被仔細挑出很多奇怪的句子,嗯欸,顯見有時候寫文寫到牛角尖(?)會陷入文法的死區。
「趿」這個字我其實跟他很不熟w也不懂用,果然出洋相了TuT然後我喜歡「噙著」,因為我不記得這個字了所以沒用,嗚就是這個字!葉大乃拯救了我!
然後從葉大的訂正,看到了我自己不會看到的事情。怎麼說,感覺就有點微妙OAO整體而言就是主詞、主體、受詞、受體、動作對象整個都......有作者表達跟讀者解讀上的落差,我的老天,對不起大家QAQ
不過,嗯,文可以改的嗎?想要換上「噙著」,感覺好美(摀臉)
【結論部分】
葉大解讀展開的方式,不是我原本預期的那樣。
關於視角,可能我自己怪怪的吧,除非像葉大這樣很仔細的點出來,不然我自己沒辦法了解哪裡怪異(即使點出來了我也QQ)
抱歉這樣的寫法嘗試造成閱讀上的困擾!下次會再加油的!
謝謝葉大對意象的點評,自己覺得好像被形容得有點美嗚。
最後,所以麥麥筆名在本篇中的作用是不是沒能被找出來,以及看不到全文的核心,是這樣嗎TAT這樣、是不是不合規則?
啊,大概是我結論開頭那一句寫得太簡短,不過我也不確定自己有沒有理解錯。「爸死了,子女去收拾房間」只是一個視角的固定而已,並非全文的重點所在,而且那更像是一種回憶(?)。(因為我好像沒有特別解讀故事展開的部份?一層層灰抹除那邊比較抽象#)(不過中間那段的「主人」卻是會比較模糊一點,我也不太確定)
(其實我有兩種看法,且說說。一、原本說的爸和子女。二、老年的自己跟禮儀公司的人。後者皆為中段的主角。至於打著電話的,可能是單純茫然,可能失憶,可能老年癡呆,而MY在其中的定位是在提醒「自己」(作為一種喚醒記憶的暗號#),因為兩次出現「名字」沒說出口的安排,然後在看到了「昨日印象」後才忽然憶起,所以才有了最後的電話內容。其實上我不知道真正的意涵是什麼XD)
麥麥的筆名大概可以看出來用意,但沒辦法完整的去解釋它(X)。全文的核心我不太確定,所以我評語中沒有分析這一塊XDD
然後讀者沒有看懂是不是作者功力不足的方面,我覺得需要視作者解釋後,讀者是否能夠看懂,並且無條件認為是合理的做法而定🤔
不過,若非完全開放式的走向或結局(也就是刻意造成因讀者不同而感受不同的安排),然後大家解讀方式都不大一樣,那確實算是作者沒有將道路鋪設好,資訊、線索提供的不夠,或是描寫得不夠精準、深入,才會讓每個人走著走著就自己偏離軌道了(然而軌道卻是隱形的)。
@麻黃,不斷被提到名字的我表示害羞和開心(你滾
解說上我有幾點疑惑,晚補😎
非常開心可以看到葉大試圖扒得很認真的模樣,讓我覺得有人跟我討論真是太感動了QAQ下面會貼我自己對這個故事設定的全貌,有諸多處都跟葉大的詮釋不太一樣,不過從前面的幾則留言來看,其實這文真的不好讀,大家的感觸都不大相同,這也是我沒能引導好大家的緣故......
全文的核心可是我評文中最期待的部分,不過很顯然我失敗了wwwww嚶、再接再厲,下個會更好(?)
嗯,希望葉大能看完下面的解釋之後再重讀看看,能不能看出點什麼(???),我覺得大家能各自解讀也很棒,但是有一點想知道要怎麼救救這個故事(捂臉)
核心「mynameisMY」其實是一條通關密語,只要撥通某支電話,說出這個答案,就等同同意前往車站「昨日印象」,或者是前往回憶的意思;然而實際上,它指的是棄世離開。
設定中,是只有即將死亡的人才會從某種管道得到這支號碼,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之時,就會打通電話,然後就像作夢一樣回到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永遠不會再醒過來。
車站之所以命名為昨日印象,就是暗示著1.這是跟通關密語有密切關連的地方 2.昨日指的是過往 3.列車的意象是人生下車了。
本文分成五段,一三五段是真實世界的時間軸,二四段是另一個世界。
第一段,亡者(當時活著)撥通電話,說出了通關密語;
第二段,那名亡者(已不在真實世界)彷彿只是從一場長長的夢中悠悠醒來,醒來的時候他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活了很長,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生活中有很多小煩惱實則無憂無慮的孩子,《訶克茲雷》的作者正是亡者本人,寫作曾經是能使亡者感到快樂的事情,童年裡的生活或許簡單樸實,卻是亡者心目中最渴望回去的「昨日」。在如夢似幻裡,亡者回溯起往日的片段,抽離現實;
第三段,警方或鑑識人員接獲通報趕到,但是於事無補。這樣的事已經發生了多次,所有亡者都是撥打了同樣一支電話;
第四段,亡者已經在昨日印象車站的人潮中排隊了,排隊的都是透過一樣途徑而來的靈魂,由於他們最後說過的話都是一樣的,所以他們並不真的還記得自己的名字,若是記得,他們會記得自己的名字是「昨日印象」。亡者表現得特別茫然,站務人員實則是管理亡魂的角色,他負責管理秩序外,也負責提點亡魂們自己的處境(委婉的提醒你已經成為過往了)。列車的進站象徵亡魂們即將遠行,告別目前的位置了;
第五段,回到現實,確認了亡者死亡的訊息,並且擷取到亡者生前最後一通電話裡的發言。
回到核心,本文的涵義就是「我的名字是往日回憶」,1.是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乃是他曾經經歷過的總結 2.當這個人不復存在的時候就只剩下曾經在回憶裡的種種。所以文裡面是安排了(第一視角)擁抱死亡,實際上是死去了,而對其而言就像是做了綿長的夢,夢裡回顧了生命裡的點點滴滴,類似人生跑馬燈的概念,最後來到車站,作真正的告別。
MY=memorable yesterday=回憶中最令人懷念的部分,透過打通電話(死亡),主視角陷入往日的幻影、將自己也塵封為過往。以上是我對這個作品的詮釋。
喔對了,還有抹去人稱的部分,其實是想要讓意識的主體模糊化,從具體的「我」弱化,那些彷彿是「我」的認知或所見所聞已經沒有足夠清晰的輪廓,無論視主體或客體都不是那麼絕對了,因為實際上這個「我」只是一縷意識。
以及我假定這位亡者是自然老去的衰亡。然後第二段最後又陷入沉睡,可以解釋為他要轉換到下一段回憶,或者他並未再夢到其他,都可以,總之並沒有明確交待。
筆名作為「通關密語」的存在,光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後面所說的設定,是否不撥打這通電話,人就無法死亡。還有,下一段說的,「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時,就會打通電話」的邏輯問題,除非孑然一身,毫無牽掛,那自會撥通。可我們的主角有家人,有事業(或單純的興趣?),有未完成的事(按那本小說來看),他卻了無牽掛的撥打死亡電話,說服力不足。進而造成無法連想到這種設定的主因。
●這裡我覺得沒有邏輯問題,文中沒有指定這是唯一死去的方法,它有點類似交易(類似人自願接受安樂死),跟真正的自然死亡不同。而故事的主人翁主動促成了這個死亡。
●我的假設(對,對不起本文中充滿很多作者根本沒有交待進去的假設)是,那些會想撥通電話的人,比起繼續保有現在的生活,他們好奇/渴望/懷念曾經的MY,所以打了電話(意即其實打電話的人不一定知道這樣等同會造成死亡)。他們是受到了MY的蠱惑(?),去打這個電話的。
●就是人活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忽然對於原本的執著已經不再執著,開始反思起自己的一生,開始反芻(?)的感覺。
●然後有家人是正確解讀(從第五段可得知),但是有事業跟有未完成的事情在我而言算是讀者自行連結的產物,寫小說是早年生命中曾經發生過的事件。
關於「昨日印象」,第一點因為是M.Y.所以合理。第二點「昨日」視作「過往」暫時無誤。第三點,常理來說,列車應該是「通往某一方」(意指上車而非下車),這邊的解釋說成是「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或許會好一些。
●這裡接受反駁ww也接受葉大給的「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說法!
先說第二點的問題,用這篇的解釋來看,「昨日印象」更應該符合「死前最後的印象」,但在第二段的部分,並非如此,而是如解說開頭說的「回到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然而那卻無法與字面上的「昨日」作為連結,讀者自然會被誤導。
●對不起www因為Yesterday真的很狹隘,又私心想要擴充解釋成所有的往息都包含在裡面,就會產生這層難以跨用的鴻溝。
關於第二段的「回憶」,我上面說主角是「自己」而不合理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那是自己,是完全抽離的視角,但他卻很清楚小說講的是什麼,但是又不清楚後續是什麼,這是抽離不夠完全。而且前面說了「這才是自己熟悉的家」從這句來看,就知道不是完全的抽離了(正如解說中提到的「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那麼「原來的樣子」又是哪個時間點?那本小說又是什麼時候創作出來的?所以這邊的「角色身分」存有衝突。
●「他不知道那是自己」這裡指的是什麼我有點迷糊,我在想這可能是主詞人稱模糊造成的時空BUG(是什麼)。
●因為根據麻黃本人的金魚腦,跟作夢的時的感受,我認為橫跨了幾十年歲月,重新返回兒時記憶的時候,即便是自己(N年前的),也會有抽離感。知曉小說的大走向卻忘記細節跟後續,是因為自己就是原作,而作品最後也沒有完結所以自己並不記得原本打算怎麼接下去寫(這是本人的寫照,抱歉,但是書名跟那些林林總總都是我隨便捏造的,我本人沒寫過那樣的東西)
●原本的樣子就是回憶時空當下的樣子(?),小說則是當前那個年紀的主人翁正在進行(或進行過但已經停止)的創作。自認沒有衝突,不過我好像大概知道對葉大來說的衝突點何在。
第三段的部分,作者的描述產生誤導,「他們在床頭櫃找到舊式的牛皮電話冊,上頭是那個多次紀錄在案的神祕號碼」這一句。語意上很明顯神秘號碼是被「記錄在電話冊上面」而非「警方那邊檔案」,所以會聯想成「主角寫了很多次同樣的電話,打了幾次就寫了幾次」,進而造成「所有亡者都撥打同一支電話」的設定缺失。
●嗯這個混淆不只發生在葉大身上,再次為我可怕的文法構句道歉。未來若有修文,可能會進行調整。
第四段的部分,站務人員為什麼只喊了他?喊他的意義是什麼?站務人員難道問過所有人的名字嗎?(這部分跟解說中提到的,站務人員提醒亡魂們當下的處境,連結上比較牽強)以及黑色大衣存在的用意(然而似乎毫無意義?)。 這邊最後說亡魂們即將遠行就如我開頭對昨日印象第三點的解釋一樣,也證明了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
●為什麼只喊他?因為他是主角啊(被打)。其實是因為,主視角跟讀者一樣,處於(相同)一個被動懵懂的狀態,並不明白為何自己在這裡。詢問名字的原因是因為要連結回第一段時間軸的思緒只有這句台詞,它就是關鍵詞。
●不過這個站務人員的提問確實也是製造了無數困惑XD我再思考有沒有比較好的呈現方式。
●「提醒當下處境」這個是因為魂體當前很茫然,所以站務人員必須讓魂體在乘車之前收心(?)
●然後就會發生下面的狀況:「我的名字是......MY?」『欸我也是耶?』"真剛好我也叫MY"『等等、你也叫MY?』「我們之中又多了一個MY了。」『呃,在場之中有人不叫MY的嗎?可以麻煩舉個手嗎?』"有嗎?"......這種混亂得很可愛的騷動(X)
●嗯,黑色大衣,只是為了模糊化主人翁的所有線索加上的客觀存在的物件(?),抱歉它沒有什麼涵義。好吧,是我覺得黑大衣很帥(摀臉)
●在這裡同樣認同之前提到的「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www唉,都是文字困住了我的無限可能(誤)
末段,二十一秒的用意(似乎跟黑色大衣一樣沒有意義?)其實這邊我看來,麥麥筆名的意義更偏向於「我已經死了,名字對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我的名字就是我自己」。
●21秒的設定是,其實或許打電話的人確實「聽見」了話筒裡傳來了什麼,之類的(不過那是另一個世界的聲音,所以現實世界裡是不會留下任何紀錄),所以時間是明顯長於說出「My name is MY.」的,至於為什麼是21,就是隨便湊的數字,沒有賦予特殊意義。
●超棒,這個解釋也很棒。總之這個筆名有著復合式的意義(?),這個體悟會比較接近我前面提到的「一個人之所以成為這樣的人乃是他曾經經歷過的總結」,所以我就是我自己,我不用名字,我就是自己。
解說部分,這邊將本文涵義重新定義成「我的名字是
往日回憶」,於我而言「往日回憶」跟「昨日印象」有根本上的不同,正如我前面說的「昨日就是昨日,很難強硬的代表所有過往」,以及「回憶是更加清晰且富含個人濾鏡(主觀),印象卻是模糊且更為客觀的」(這邊有點難解釋)。
●(跪),原諒我有限的英文辭彙庫QQ「往日印象」這是個人狗急跳牆加上硬要美化的轉化式翻譯(兼有偷換概念的嫌疑)。葉大快放棄乃的理性,讓我們不要糾結在這兩個詞彙存在的小小差異上(#
不過單看『往日回憶』的部分,這裡提到的兩個解釋是合理的。
是的,我能理解模糊視角的部分(就像我說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永遠看不到自己,與其說是實體,不如說是一種意識),但的確有上述提到的衝突的部分。
關於第二段最後的陷入沉睡,的確沒有後續描述的必要,但我個人更偏向「最美好的回憶到此結束,該上車了終結一切了」的發展(也剛好連接著第四段的劇情,以及解說開頭說的設定)。
●合理,喜歡。為了平衡一三五段跟二四段的比重,我也認同不要描寫太多,同時寫越多會暴露越多(也會讓原本的失焦更嚴重)。返證第二段跟第四段,我是希望有一點像在夢裡面一樣的感覺,嗯,然後確實是第一人稱(沒有人在乎這個)。
另外我說個第四段的,主角獨白「好似曾相識的句型,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這句,按照末段來看,撥打電話只會有主角自己的聲音,也就是麥麥的筆名,也就是「主動告知」的意思。但第四段的句意是「被問了名字所以有所回答」,我就不清楚這邊說的「回答」是回答誰了,又是誰問的他?(按設定來看,說出通關密語,作為電話的另一端的確不需要有任何回應和問答,從首段來看,主角也是接連著直接說了通關密語,並沒有收到任何的提問)。所以這個部分也造成了誤導。
●再次道歉QAQ留白太多了,所以嗯正如我前面回答的,其實電話那頭是否有另一個對象的存在,是沒有寫死的,而個人的隱設定是確實是對面先做了一個提問或是誘導,所以才會直覺的寫出「當時是怎麼回答的」的句子。葉大觀察入微,拍拍手。
→→→→→→→→→→→→
嗯感謝葉大回覆得十分仔細,然後也至少提出了4個部分(我有上色的部分)會造成誤導的地方,非常有幫助QQ
這是個作者裡設定遠遠超過給出來的的故事,加上時間軸切散,場景不相連,造成很多很嚴重的閱讀障礙。個人是用電影運鏡(???????????)的感覺去描述的,不過可能描述太空白,除了原作本人以外,大概需要超能力才能"看"到空白處的蛛絲馬跡(其實連蛛絲馬跡都不給的,對不起QQ)
筆名作為「通關密語」的存在,光這一點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後面所說的設定,是否不撥打這通電話,人就無法死亡。還有,下一段說的,「當他們決定捨棄一切離開時,就會打通電話」的邏輯問題,除非孑然一身,毫無牽掛,那自會撥通。可我們的主角有家人,有事業(或單純的興趣?),有未完成的事(按那本小說來看),他卻了無牽掛的撥打死亡電話,說服力不足。進而造成無法聯想到這種設定的主因。
關於「昨日印象」,第一點因為是M.Y.所以合理。第二點「昨日」視作「過往」暫時無誤。第三點,常理來說,列車應該是「通往某一方」(意指上車而非下車),這邊的解釋說成是「靈魂去往另一個世界」或許會好一些。
先說第二點的問題,用這篇的解釋來看,「昨日印象」更應該符合「死前最後的印象」,但在第二段的部分,並非如此,而是如解說開頭說的「回到生命中最美好的那些片刻」,然而那卻無法與字面上的「昨日」作為連結,讀者自然會被誤導。
關於第二段的「回憶」,我上面說主角是「自己」而不合理的原因是,他不知道那是自己,是完全抽離的視角,但他卻很清楚小說講的是什麼,但是又不清楚後續是什麼,這是抽離不夠完全。而且前面說了「這才是自己熟悉的家」從這句來看,就知道不是完全的抽離了(正如解說中提到的「自己還是原來的樣子」),那麼「原來的樣子」又是哪個時間點?那本小說又是什麼時候創作出來的?所以這邊的「角色身分」存有衝突。
第三段的部分,作者的描述產生誤導,「他們在床頭櫃找到舊式的牛皮電話冊,上頭是那個多次紀錄在案的神祕號碼」這一句。語意上很明顯神秘號碼是被「記錄在電話冊上面」而非「警方那邊檔案」,所以會聯想成「主角寫了很多次同樣的電話,打了幾次就寫了幾次」,進而造成「所有亡者都撥打同一支電話」的設定缺失。
第四段的部分,站務人員為什麼只喊了他?喊他的意義是什麼?站務人員難道問過所有人的名字嗎?(這部分跟解說中提到的,站務人員提醒亡魂們當下的處境,連結上比較牽強)以及黑色大衣存在的用意(然而似乎毫無意義?)。
這邊最後說亡魂們即將遠行就如我開頭對昨日印象第三點的解釋一樣,也證明了第三點的說法不完全。
末段,二十一秒的用意(似乎跟黑色大衣一樣沒有意義?)其實這邊我看來,麥麥筆名的意義更偏向於「我已經死了,名字對我來說已經毫無意義,我的名字就是我自己」。
解說部分,這邊將本文涵義重新定義成「我的名字是往日回憶」,於我而言「往日回憶」跟「昨日印象」有根本上的不同,正如我前面說的「昨日就是昨日,很難強硬的代表所有過往」,以及「回憶是更加清晰且富含個人濾鏡(主觀),印象卻是模糊且更為客觀的」(這邊有點難解釋)。
不過單看『往日回憶』的部分,這裡提到的兩個解釋是合理的。
是的,我能理解模糊視角的部分(就像我說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永遠看不到自己,與其說是實體,不如說是一種意識),但的確有上述提到的衝突的部分。
關於第二段最後的陷入沉睡,的確沒有後續描述的必要,但我個人更偏向「最美好的回憶到此結束,該上車了終結一切了」的發展(也剛好連接著第四段的劇情,以及解說開頭說的設定)。
另外我說個第四段的,主角獨白「好似曾相識的句型,當時是怎麼回答的呢?」這句,按照末段來看,撥打電話只會有主角自己的聲音,也就是麥麥的筆名,也就是「主動告知」的意思。但第四段的句意是「被問了名字所以有所回答」,我就不清楚這邊說的「回答」是回答誰了,又是誰問的他?(按設定來看,說出通關密語,作為電話的另一端的確不需要有任何回應和問答,從首段來看,主角也是接連著直接說了通關密語,並沒有收到任何的提問)。所以這個部分也造成了誤導。
哦還有,很多寫出來的「線索」都沒有意義,容易影響讀者判斷,像是我上面提到的,還有那個小說,很多看似很重要的東西(畢竟寫出來了),實際上卻沒從解說中看到用意,這裡我覺得解說上比較可惜!
謝謝大大的回饋!我個人滿相信「作者已死」這種說法,在作品完成之後究竟要怎麼詮釋作品是讀的人的自由發揮,所以能得到這麼仔細的回應覺得十分榮幸💕
很開心這文能帶出這樣的感覺~~~
麥麥的筆名全文不算好發揮的呢wwww
這篇的隱性第一人稱,特意沒有寫出「我」這代名詞,但很多句式都只是單純拿掉「我」,反而主詞失蹤,造成句式怪異。不寫「我」是無妨,但有其他的轉換方式。
暫時舉一個例,開首末段的「啟唇」,可以用「(雙)唇」作為主詞去描述,就能避免上述的問題:D
謝謝慷慨的葉葉大!
(´・ω・`)身為作者辣個句式怪異我是感覺不出來的(腦細胞都死啦),可能等我改天回來的時候才能發覺那個奇怪在哪裡!
然後引頸企盼評評評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