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要說起要追求dynamic vs compress的,老實說這首歌只有15條音軌左右,其實是可以做到更dynamic的,只是我有點懶慢慢每個音軌調手動調velocity,只是輕輕的mastering 的時候調了一下dynamic EQ跟Impact而已,不過我認為這樣子已經蠻ok 的。一般來說,比起dynamic, 我會比較在意balancing的部分,畢竟一般影音平台會normalise音軌,弱化dynamicity的程度,而且就pop的genre來說,人聲不要蓋過音樂,反之亦然,這是更重要,我也一直在花時間調整這個。
與其說是變調,不如說是「變調式(mode)不變調 (scale)」(這個概念有點複雜,也沒有對應的中譯),整首歌其實一直在走Canon的progression, 只不過是從最普通的C major, 移到 C mixolydian,最後到 C dorian。用到的調式就是古希臘教會的 (不過一般pop也很常用),所以才有點教會、莊重的感覺(類似有唱詩團在淪陷的帝都唱hymn這樣子),這也是我想達到的效果~
我去聽了,有趣!!
歌詞 (廣義的詩) 和歌聲也很可愛,我個人感覺,MV 不同音軌的聲音,音量太一致,尤其前面,每條音軌的音量都很大,其實有點吵,也無法凸顯重點,後面有好一點。
中間的變調,讓卡農的曲式變得不那麼平淡,聽到最後,怎麼覺得跑出宗教音樂的感覺啊?個人看法,哈哈~
與其說是變調,不如說是「變調式(mode)不變調 (scale)」(這個概念有點複雜,也沒有對應的中譯),整首歌其實一直在走Canon的progression, 只不過是從最普通的C major, 移到 C mixolydian,最後到 C dorian。用到的調式就是古希臘教會的 (不過一般pop也很常用),所以才有點教會、莊重的感覺(類似有唱詩團在淪陷的帝都唱hymn這樣子),這也是我想達到的效果~
不過無論如何,我還沒打算正式上架這首歌,所以應該還會調整好一會,大概等故事的進度到一半吧xdd
另外也謝謝稱贊可愛xd,不過歌詞的中後部分沒有很正面就是了⋯ 那正是我「現實的憂愁」的根源 (絕對沒有在賣廣告xddd
哈哈哈~我大概能理解😂
其實你可以開一個放創作過程和理念的個人作品呀~只是如果沒人看 (這跟作品好壞無關),可能會更沮喪囉~
巴哈姆特那邊會不會比較多這方面的討論?如果和動漫電音有關,或許能吸引更多人觀看?不過要打開知名度,作品的積累很重要就是了。
巴哈的話,我看一般都是討論產品的本身,比較少人討論技術跟𧗠生作品的,可能是在這個範疇的中文圈比較小吧~以後我有時間的話,應該也會去其他外語平台踫一下運氣啦xdd
未來我應該會為我的新作Work22 跟 Work24 和 Work25 做比較認真的MV (不是只有歌詞的xdd; and 請期待一下 hahaha), 作為故事作品的分部與總總結,但應該不知道花上多少時間了xdd
不過音樂的背影搖鼓(搖鈴?)聲好像有點太大蓋過了人聲,另外好奇音源的部分,哪個唱哪部份?
其實音軌還在調整中,主要寫vocal的Pre AMP拉得不夠吧,不過每次測試調整也很花時間,也怕之後太忙忘錯過了了而比賽,才先把半成品上傳上來 haha (而且發現字幕錯得有點離譜xdd)
音源的話,小春六花是唱日文的部分,夏語遙是唱國語跟粵語的,然後Elamor是唱英語的。當時我寫這首歌的時候,是想像她們三個各自拿著一件樂器輪流當主唱,所以用耳機聽的話應該會感受到位置的調換。 (不過可能不太明顯就是了,這個還在調整中
馬上戴上耳機聽聽看,順序是不是右中左?
猜錯就是我耳殘哈!
粵語的調教感覺很難欸,加油!
(由左至右: 日-->間奏1-->國+廣-->間奏2--->英)
六花 (結他): 中-->右-->左-->中-->左
語謠 (搖鼓): 左-->左-->中-->右-->右
Eleanor (bass): 右-->中-->右-->左-->中
可惜我還不會做YT上的3D MV (也沒時間學xdd),不然的話臨場感應該會更多~~
不過確實粵語更難,特別是剛出粵語音庫的時候,簡直就是「鄉音謠」xdd
粵語有九個調所以比國語會難多了,而且一不小心就會出懶音
小時候因為舌頭短被言語治癒師糾正了很久_(:3 」∠ )_
懶音這些就算了吧,聽得懂就好了啦haha (原來你會說廣東話,還以為你是台灣人xd
也是,粵語對Pitch的精準度要求特別高,只要調偏了一點就完了,而且synthV的音韻庫是以國語為基礎,有些廣東話獨有的音韻母根本拼不出來,不夠後來更新後已經好了很多~
是說雖然我日文很爛,但我自己是最喜歡寫日文歌xdd 要調整的東西相比英語或華語都少得多~
P.S. 剛做了點調整,有空可以再聽一下下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