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12&id=48242
留言 - 我想問!香港人的二三事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我想問!香港人的二三事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吳旻恩
其實香港的高中生活,對不少人來說是忙得要命的三年(特別是近代)
一到中四(高一),老師就會瘋狂地提醒你,公開考試快來了,全部在高中的知識都一定會在DSE(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出現,而由中四起已經有一種名為SBA(校本評核)的考驗,因為這是會計算入文憑試的成績中。SBA在不少學科都有,如中、英、化學、物理、生物等(其他科目我不知道),而通識則是有IES,這類似專題研究報告(我是學姐說的,因為我是來年才做)
跟另一位留言的不同,本人的校舍已經算是偏大了,內有宿舍,不過是給國一的學生跟海外交流生住的(反正香港很小,坐車上學不會花太多時間)而且我校有不少活動室(不過高中還乖乖地去念書吧,基本上都是國中在用,除了實驗室)
香港高中生有四科必修科(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外加2至3科選修(主要是2 - 3科,但還是有例外的),此外還有應用學科,主要是教不同行業的知識。(不過在我念的學校沒什麼人選)在測考方面,我校有二次大考,而統測(小考)是不定期的,因為高中課程是趕得要命,所以我校是每一個單元就有一次統測。
分班方面,本人就讀的學校是以第一選修科分班(A班:經濟、B班:生物、C:視覺藝術…等等),然後在數學跟英文是另外以成績分班的(超麻煩的,一天在自己班房內上的課頂多只有四節)
我們上學主要是坐巴士、港鐵、輕鐵、小巴等等。的士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貴了,除非是超趕時間或把貯物櫃的東西一次性帶回家(太重搬不動)以外,我們都很少坐的士。
校服方面,本人就讀的學校有新舊兩項校服,不過舊項校服只餘中六(高三)在穿了,然而他們要畢業了。(哭)舊版校服是女生上身制服粉色、下身米黃色短裙;男生上身制服藍色、下身都是米黃色長褲。新版校服是女生制服是藍色領口、腰帶,純白色連身裙(超級不方便):男生上身制服是純白色,灰色長褲。運動服的顏色有四種,是根據四社的顏色(我是黃社,所以運動服是黃色的),在10℃以下,可以穿自己的外套(只可以是黑色或深藍色)
男生、女生的頭髮不可以過眉毛也不可以染髮,若女生的頭髮過肩一定要束起來,裙子一定要及膝。不可以用有顏色的口紅,不可以染指甲油,指甲不可以過長, 襪子不可以有任何圖案。若因為宗教信仰要帶飾物的要交家長信。手機可以帶但不可以開(算是很寬恕了,有些學校是不可以帶手機的。)
同學之間流行的…嗯…珍珠奶茶,韓國偶像,IG,Snapchat,動漫吧。(然後我完全不喜歡這些所謂的流行,所以跟那些緊貼潮流的同學沒什麼話題。怎麼我的同學沒人喜歡日劇跟小說啊…)
如果還有想知道的問題,歡迎任何人來問。以上謹為筆者所就讀的學校的相關資訊,不代表全港學校,而學生流行的也只是根據本人觀察。感謝您花時間細閱。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謝謝你詳盡回答,沒想到近代流行起珍奶了,哈哈哈XD
總之,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如果還有問題再向你們請教囉~ <3
5 年前
回覆
沒名
嗯……香港的高中生活,其實也挺沉悶的。
升上中四之後,老師立刻就會向你介紹公開試的形式,而且教學的內容也主要是圍繞著它。不幸的是,我的中學不但因為校舍是全港中最小之一的校舍,還是和另一間中學靠攏在一起,所以不像其他中學一樣有比較多的活動室的。(HEY!跑題了!)
回到主題,我們的科目主要是必修的中、英、數、通識和兩至三科的選修科。例如我的選修科就是中國文學、物理和經濟。(我知道很奇怪),而且大約兩個月左右就有一次的統測或考試,直到中六時候的DSE(決定你上不上到大學的公開試,就只有這一次)。
至於分班,我學校就是先根據全級排名而分作兩科選修科的班別(根據成績再分成兩班),然後其餘的人(成績較好的一半人)就會根據自己選的第三科而分成兩班(一班是經濟,一班是生物)
至於交通工具,平常都是巴士、地鐵、輕鐵等的公共交通工具,有點錢或趕時間的話就會選擇的士。
校服的話,是統一的制服……我對它只是感覺一般般。不過在嚴寒天氣警告的時候就可以穿自己保暖的衣物(羽絨之類的),但是只可以是黑色或深藍色。
限制嘛……很多。頭髮又不能過眉或過於新潮之類的……又要早上回去將手機鎖進一個在地下的儲物格裏,但是其實……挺沒用XD
同學之間流行甚麼呀……韓流、遊戲、電影、動漫……呃……我想不到了,不過我和朋友們主要都是在玩各種梗的www,而且他們佷愛玩INS、Snapchat等等的。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謝謝刀詳盡回答,好像大多數都覺得高校生活很悶XD
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可是好像每間學校都有自己的分班制度?像我認識的兩個人不同學校分班標準已經不同了(雖然我也不太清楚
儀容有些會管得較嚴,有些則好像不會(?)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依你自己的經驗怎麼看?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顏霜華
,跟據我和朋友聊的內容,大致就和各位大大們的回答一樣。
還有一點雖然不是每間學校都會有,但我知道的那間雖有校規規定學生不能戴飾物和手機,但如果有需要攜帶,可於開學後跟學校填表申請寫理由(每年都有很多學生排隊領申請XD),校方批准後會在表格下方蓋印,學生則需要把此證明貼在類似學生手冊的東西上面。如遇上突擊檢查,把證明遞給他們看就可過關。還有一。點蠻好笑的就是,批准帶回校的手機也不能太新款,連型號都要寫在申請表上經審核。然後也不能帶進課室,必須在上課期間鎖在課室外邊的儲物櫃。訓導主任會久不久突擊檢查,看有沒人違規 (比如說,沒有申請卻帶了手機/批准可帶卻沒鎖進locker之類)。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你不是台灣人嗎…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腥霜
,朋友告訴我的喔😀 (對香港教育制度好奇時)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原來,我的是古代版,現在應該很少人會提及了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腥霜
,十年前就算古代版嗎…?那我知道的應該也不是最新的了……朋友都畢業好幾年了……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我是末代古代版,我的後三屆開始就是現代版,古代版中四、五部份的框架大概用了40、50年,中六、七的部份用了大概20年。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腥霜
,原來!OAO
謝腥腥科普,甘栗長知識了 ٩(๑òωó๑)۶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大概快要失傳了這段時代的知識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腥霜
,或許會變成一個時代的集體回憶?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那代人老的老,死的死都已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欠我一粒甘栗
,補充內容也是很棒呀!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
5 年前
回覆
腥霜
10年前的資料要嗎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原來腥腥10年前是高中生喔!也不算很老嘛
5 年前
回覆
腥霜
@欠我一粒甘栗
,這不老嗎……
5 年前
回覆
欠我一粒甘栗
@腥霜
,老嗎?我覺得還好吧……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很可以,剛活時空背景是十年前XD
5 年前
回覆
腥霜
@顏霜華
,好啊,那我想想
5 年前
回覆
腥霜
@顏霜華
, 雪小姐的是現代版,我的是末代古代版。
日常:那個年代的日常,先說校內。排除正常的課堂活動(反正正常的課堂活動都千篇一律),上課時會做的事會打GBA (要插對打線連線的),後來就有NDS不用插線,有些人會打撲克,少數人會滑手機(當年手機不普及)。校外的話就太多不同種類了,唱KTV、逛旺角、照貼紙相、打桌球、保齡球、上別人家打Playstation2,啊,忘了那個時代流行的MMORPG(桌上電腦玩的網遊)。
課業:國一至國三就中、英、數、中史、世史(合稱三科史)、地理、音樂、體育、綜合科學、美術與視覺藝術等等,還有其他科目的,但每間學校不同就不列了,是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就會有所屬的宗教科目。然後高中分兩個階段共四年,高一至二(中四、五)是一個(Certificate Level),高三至四(中六、七)是另一個,即所謂大學預科(Advance Level)。高中會按科目偏向分班,就是文、理、商,一般而言理科不會與另外兩系混合,但文與商科混合的情況較普遍。至於具體要修哪些科目的不說了,雖然我大概還記得。高中的課業基本上都是為了會考(中五)跟高考(中七)而做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跑試題,沒現代的甚麼小組報告(除非是美術、音樂一類)。
交通工具:按地區而定,新界西北一帶有輕鐵(大概就是迷你的單軌列車),其他地方則有地鐵(捷運)、小巴(單層的公車)、巴士(大都雙層)、港島區則有電車。
制服:基本上香港的學校從幼幼到高中都一定要穿制服,但大多數人當學生時都不會喜歡自己學校的制服的(雖然畢業多年後回想會覺得好的也很正常)。一般而言,男生的制服都是千篇一律,沒看頭的,女生款式就會較多,比較著名的是新法書院(私校,已倒閉)的女生夏季制度,基本上是香港極少數甚至唯一的日系校服,而該校的女生當年亦以開放聞名於黑暗世界多年,基本上是那一代紳士的共同回憶,亦現在由於學校已倒閉多年,因此更加一服難求。
限制:排除那些三不管學校,一般的限制如下:
男女共通:不染髮、不穿環、不紋身、不帶裝飾用隱形眼鏡、不塗指甲油、不能穿過短的襪(基本上就黑皮鞋白襪)
男:頭髮不過耳根,髮腳不及肩
女:不能真空上陣(別透視性感內衣)、穿校裙要有打底褲(就運動短褲)、裙要過膝
同學之間流行:
男:AV女優、女同學誰較好吃的樣子、PS2、球星、運動、遊戲王跟鋼彈卡牌、動漫,有些打桌球、吸煙喝酒的
女:台灣跟日本明星(韓風當時未流行),女生間八卦、星座塔羅、化妝打扮、趕流行、還有拿了哪個男生或學長的手機號碼SMS或電腦的MSN、看BL(一本本偷偷帶回學校)
大概就想到那麼多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腥霜
,好詳細!感謝你~讓我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所用XD
5 年前
回覆
Setsuna
香港的高中生......每天都在溫習準備公開試orz
我已經畢業一段時間了,但大概的情況還是知道的(反正都是一個樣沒變啊orz
平時必修的課業有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中文課通常是用廣東話上的,但有些學校應該會用普通話。像我的中學,中一至四都是用普通話上中文課,但到中五,因為中文說話已經決定用廣東話考,用普通話上課已經沒有意義,學校就都放任我們用回廣東話了。
選修科目有很多,例如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也有一些職業科目,例如旅遊與款待。每位學生最少要選修兩科選修科,最多三科,如果想考語言(例如日文、德文)或者宗教,選修科最多可以去到四個。
分班方式,每間學校都不同。有的會根據學生的選修科不同而作分班,但當然成績操行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上學的交通工具通常是地鐵、巴士、小巴。有些同學會坐校巴的,但不是每間學校都有這個服務提供。
有校服!有些學校的校服還是出了名的美!
限制......頭髮不能染,不能化妝戴手飾等,這些都是基本的。有些學校可能會明文禁止帶電話(雖然一定沒有用),或者女生的裙不能短過膝蓋往上五公分之類的,視乎學校的校規而定。
香港有很多學校都有奇怪的校規啊,不說不知道,一聽令人滿臉問號XD
同學之間流行的主要都是歌手、影星的吧。有些人會很喜歡K-POP,有些是歐美影視派,也有的是日本動漫派。現在的中學生好像很喜歡玩snapchat和instagram的,或許也有很多人會玩抖音?
5 年前
回覆
從前有個雲讀者,她叫基特
我想說我看到美炸的校服好像都是出自比較差的學校QAQ
5 年前
回覆
Setsuna
@魔王基特.
,有些成績不錯的學校校服也超美的啊
例如真光女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德望中學
等等
5 年前
回覆
卡菈里 calalli
謝寫雪!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
嘿嘿,說起來,要是染髮會怎麼樣呀?
5 年前
回覆
Setsuna
@顏霜華
,染髮不行啊,會被老師叫去染回黑色,甚至記過。
我的學校是會定期檢查,不行的人會被要求染回黑色,再到校務處檢查,不然就會有麻煩。
5 年前
回覆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一到中四(高一),老師就會瘋狂地提醒你,公開考試快來了,全部在高中的知識都一定會在DSE(香港中學文憑試)中出現,而由中四起已經有一種名為SBA(校本評核)的考驗,因為這是會計算入文憑試的成績中。SBA在不少學科都有,如中、英、化學、物理、生物等(其他科目我不知道),而通識則是有IES,這類似專題研究報告(我是學姐說的,因為我是來年才做)
跟另一位留言的不同,本人的校舍已經算是偏大了,內有宿舍,不過是給國一的學生跟海外交流生住的(反正香港很小,坐車上學不會花太多時間)而且我校有不少活動室(不過高中還乖乖地去念書吧,基本上都是國中在用,除了實驗室)
香港高中生有四科必修科(中文,英文,數學,通識)外加2至3科選修(主要是2 - 3科,但還是有例外的),此外還有應用學科,主要是教不同行業的知識。(不過在我念的學校沒什麼人選)在測考方面,我校有二次大考,而統測(小考)是不定期的,因為高中課程是趕得要命,所以我校是每一個單元就有一次統測。
分班方面,本人就讀的學校是以第一選修科分班(A班:經濟、B班:生物、C:視覺藝術…等等),然後在數學跟英文是另外以成績分班的(超麻煩的,一天在自己班房內上的課頂多只有四節)
我們上學主要是坐巴士、港鐵、輕鐵、小巴等等。的士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太貴了,除非是超趕時間或把貯物櫃的東西一次性帶回家(太重搬不動)以外,我們都很少坐的士。
校服方面,本人就讀的學校有新舊兩項校服,不過舊項校服只餘中六(高三)在穿了,然而他們要畢業了。(哭)舊版校服是女生上身制服粉色、下身米黃色短裙;男生上身制服藍色、下身都是米黃色長褲。新版校服是女生制服是藍色領口、腰帶,純白色連身裙(超級不方便):男生上身制服是純白色,灰色長褲。運動服的顏色有四種,是根據四社的顏色(我是黃社,所以運動服是黃色的),在10℃以下,可以穿自己的外套(只可以是黑色或深藍色)
男生、女生的頭髮不可以過眉毛也不可以染髮,若女生的頭髮過肩一定要束起來,裙子一定要及膝。不可以用有顏色的口紅,不可以染指甲油,指甲不可以過長, 襪子不可以有任何圖案。若因為宗教信仰要帶飾物的要交家長信。手機可以帶但不可以開(算是很寬恕了,有些學校是不可以帶手機的。)
同學之間流行的…嗯…珍珠奶茶,韓國偶像,IG,Snapchat,動漫吧。(然後我完全不喜歡這些所謂的流行,所以跟那些緊貼潮流的同學沒什麼話題。怎麼我的同學沒人喜歡日劇跟小說啊…)
如果還有想知道的問題,歡迎任何人來問。以上謹為筆者所就讀的學校的相關資訊,不代表全港學校,而學生流行的也只是根據本人觀察。感謝您花時間細閱。
總之,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如果還有問題再向你們請教囉~ <3
升上中四之後,老師立刻就會向你介紹公開試的形式,而且教學的內容也主要是圍繞著它。不幸的是,我的中學不但因為校舍是全港中最小之一的校舍,還是和另一間中學靠攏在一起,所以不像其他中學一樣有比較多的活動室的。(HEY!跑題了!)
回到主題,我們的科目主要是必修的中、英、數、通識和兩至三科的選修科。例如我的選修科就是中國文學、物理和經濟。(我知道很奇怪),而且大約兩個月左右就有一次的統測或考試,直到中六時候的DSE(決定你上不上到大學的公開試,就只有這一次)。
至於分班,我學校就是先根據全級排名而分作兩科選修科的班別(根據成績再分成兩班),然後其餘的人(成績較好的一半人)就會根據自己選的第三科而分成兩班(一班是經濟,一班是生物)
至於交通工具,平常都是巴士、地鐵、輕鐵等的公共交通工具,有點錢或趕時間的話就會選擇的士。
校服的話,是統一的制服……我對它只是感覺一般般。不過在嚴寒天氣警告的時候就可以穿自己保暖的衣物(羽絨之類的),但是只可以是黑色或深藍色。
限制嘛……很多。頭髮又不能過眉或過於新潮之類的……又要早上回去將手機鎖進一個在地下的儲物格裏,但是其實……挺沒用XD
同學之間流行甚麼呀……韓流、遊戲、電影、動漫……呃……我想不到了,不過我和朋友們主要都是在玩各種梗的www,而且他們佷愛玩INS、Snapchat等等的。
我會好好存留,作為下一部作品所用~
儀容有些會管得較嚴,有些則好像不會(?)
還有一點雖然不是每間學校都會有,但我知道的那間雖有校規規定學生不能戴飾物和手機,但如果有需要攜帶,可於開學後跟學校填表申請寫理由(每年都有很多學生排隊領申請XD),校方批准後會在表格下方蓋印,學生則需要把此證明貼在類似學生手冊的東西上面。如遇上突擊檢查,把證明遞給他們看就可過關。還有一。點蠻好笑的就是,批准帶回校的手機也不能太新款,連型號都要寫在申請表上經審核。然後也不能帶進課室,必須在上課期間鎖在課室外邊的儲物櫃。訓導主任會久不久突擊檢查,看有沒人違規 (比如說,沒有申請卻帶了手機/批准可帶卻沒鎖進locker之類)。
謝腥腥科普,甘栗長知識了 ٩(๑òωó๑)۶
日常:那個年代的日常,先說校內。排除正常的課堂活動(反正正常的課堂活動都千篇一律),上課時會做的事會打GBA (要插對打線連線的),後來就有NDS不用插線,有些人會打撲克,少數人會滑手機(當年手機不普及)。校外的話就太多不同種類了,唱KTV、逛旺角、照貼紙相、打桌球、保齡球、上別人家打Playstation2,啊,忘了那個時代流行的MMORPG(桌上電腦玩的網遊)。
課業:國一至國三就中、英、數、中史、世史(合稱三科史)、地理、音樂、體育、綜合科學、美術與視覺藝術等等,還有其他科目的,但每間學校不同就不列了,是有宗教背景的學校就會有所屬的宗教科目。然後高中分兩個階段共四年,高一至二(中四、五)是一個(Certificate Level),高三至四(中六、七)是另一個,即所謂大學預科(Advance Level)。高中會按科目偏向分班,就是文、理、商,一般而言理科不會與另外兩系混合,但文與商科混合的情況較普遍。至於具體要修哪些科目的不說了,雖然我大概還記得。高中的課業基本上都是為了會考(中五)跟高考(中七)而做的東西,基本上都是跑試題,沒現代的甚麼小組報告(除非是美術、音樂一類)。
交通工具:按地區而定,新界西北一帶有輕鐵(大概就是迷你的單軌列車),其他地方則有地鐵(捷運)、小巴(單層的公車)、巴士(大都雙層)、港島區則有電車。
制服:基本上香港的學校從幼幼到高中都一定要穿制服,但大多數人當學生時都不會喜歡自己學校的制服的(雖然畢業多年後回想會覺得好的也很正常)。一般而言,男生的制服都是千篇一律,沒看頭的,女生款式就會較多,比較著名的是新法書院(私校,已倒閉)的女生夏季制度,基本上是香港極少數甚至唯一的日系校服,而該校的女生當年亦以開放聞名於黑暗世界多年,基本上是那一代紳士的共同回憶,亦現在由於學校已倒閉多年,因此更加一服難求。
限制:排除那些三不管學校,一般的限制如下:
男女共通:不染髮、不穿環、不紋身、不帶裝飾用隱形眼鏡、不塗指甲油、不能穿過短的襪(基本上就黑皮鞋白襪)
男:頭髮不過耳根,髮腳不及肩
女:不能真空上陣(別透視性感內衣)、穿校裙要有打底褲(就運動短褲)、裙要過膝
同學之間流行:
男:AV女優、女同學誰較好吃的樣子、PS2、球星、運動、遊戲王跟鋼彈卡牌、動漫,有些打桌球、吸煙喝酒的
女:台灣跟日本明星(韓風當時未流行),女生間八卦、星座塔羅、化妝打扮、趕流行、還有拿了哪個男生或學長的手機號碼SMS或電腦的MSN、看BL(一本本偷偷帶回學校)
大概就想到那麼多
我已經畢業一段時間了,但大概的情況還是知道的(反正都是一個樣沒變啊orz
平時必修的課業有中文、英文、數學、通識。中文課通常是用廣東話上的,但有些學校應該會用普通話。像我的中學,中一至四都是用普通話上中文課,但到中五,因為中文說話已經決定用廣東話考,用普通話上課已經沒有意義,學校就都放任我們用回廣東話了。
選修科目有很多,例如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也有一些職業科目,例如旅遊與款待。每位學生最少要選修兩科選修科,最多三科,如果想考語言(例如日文、德文)或者宗教,選修科最多可以去到四個。
分班方式,每間學校都不同。有的會根據學生的選修科不同而作分班,但當然成績操行仍是最重要的因素。
上學的交通工具通常是地鐵、巴士、小巴。有些同學會坐校巴的,但不是每間學校都有這個服務提供。
有校服!有些學校的校服還是出了名的美!
限制......頭髮不能染,不能化妝戴手飾等,這些都是基本的。有些學校可能會明文禁止帶電話(雖然一定沒有用),或者女生的裙不能短過膝蓋往上五公分之類的,視乎學校的校規而定。
香港有很多學校都有奇怪的校規啊,不說不知道,一聽令人滿臉問號XD
同學之間流行的主要都是歌手、影星的吧。有些人會很喜歡K-POP,有些是歐美影視派,也有的是日本動漫派。現在的中學生好像很喜歡玩snapchat和instagram的,或許也有很多人會玩抖音?
例如真光女書院
聖保羅男女中學
德望中學
等等
嘿嘿,說起來,要是染髮會怎麼樣呀?
我的學校是會定期檢查,不行的人會被要求染回黑色,再到校務處檢查,不然就會有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