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許久沒看過商業背景的作品了(只記得許多年前有看過梁鳳儀),期待後續發展。
見到有大大留言說進度太快,或者知識太艱澀難懂,唔⋯⋯其實我覺得還好的,如你所說,眾口難調,就按自己的節奏吧,加油!(不過相比故事元素,知識層面的比例似乎真的有點高喔)
能看出來寫者想用這種方式跟讀者交流一下這方面的心得,不過不是每個人點進來看是想看教程,而是大多數想藉看故事的過程中,吸入這方面的知識。
現在的情況是,先不說主角跟他朋友安廸本身是幹哪一行的,角色有多了解文中行業中的背景……讀者們還沒搞清楚整個始末,就被跟著跟主角強行接受跟消化這家公司在幹嘛的,去消化主角這個未來老闆將要他們幹的是什麼?
最慘的是我還不知道主角凱文本身是幹嘛的? 剛畢業的學生? 年紀? 本來專業是什麼?
故事設定背景年是? (我相信因為時代的變化,有些東西也有一定變化,像相關行業要注意的法律條文? 因為某些人走灰線太過分,結果出現新的交易限制等?)
然後因為提到的是港式的酒家,換句話說背景可斷定位置不是香港就是廣州地區,那問題就來了,凱文跟安廸只是這兩個人的英文暱稱,他們本名是什麼?
是關係一般到只知道對方英文暱稱的關係,還是很熟,只是習慣這樣稱呼彼此?
怎認識的? 這叫法工作時碰到認識的吧?
(因為本人愛看推理小說,我個人就偏向前面的可能性去理解,因正常來說如是粵語地區,關係最好的程度是直呼對方的中文名,或雙方才能懂或叫的外號,不會用工作上常用的英文名稱呼彼此。)
然後我還不知道詳細情況,就逼著上課的感覺了。
是那種主角很清楚自己在幹嘛,但讀者不知道跑進來幹嘛的感覺,一下子足夠讓讀者跳出戲。
作者不能事先斷定每個讀者都是百科全書的腦子,有可能他們真的是什麼都不懂的。
文中的「外快」指的是哪種形式的「外快」? 這行裡的「外快」玩法是什麼?
既然本章節提到了,就該好好借主角的腦子演示一下,到底這「外快」的套路是什麼?
為何能有那麼多不同背景的人前來賺這「外快」? 這幫人的共同點是什麼?
主角眼中的他們又是怎樣的——啊,這有助讀者建立這角色的個性。
是自大呢? 還是老實人一枚?
因前面沒有好好解釋「外快」的套路,所以主角直接用賭場似的用語說老闆是「莊家」更是無解了。很脫戲,就像主角什麼都知道,可是什麼都不好好告訴人……嘖,大不了我就不跟主角玩唄。(不爽)
謹記自己在寫的是小說,不是金融指點書,要盡量去把需要註解的東西,用文學的方式融合在故事裡,除非是行業中的專用術語到若是解釋會破壞當下故事份氛圍,必須事後用註解向讀者說明,否則不要經常使用註解。
當然,有些老闆的笑話真的是很冷很爛,但也好歹給我個例子好讓我知道爛的程度到哪裡啊?
個人要對會開玩笑的老闆表示不同意(拍桌)。
文筆的話……我說文風好了,可能跟牛兄(我堅決這樣打,全名好卡手)日常工作有關,很點到就止的感覺,就是硬硬的一條直線,這直線是平面而且不會有花紋修飾它,因它功能就是很直的把東西劃出來,強調一下這樣。這是我的個人暫時對牛兄的文風印象? (歪頭)
PS: 另,個人建議,若想更讓文字看起來像香港地區,直接把角色英文名打成英文吧? 怎說也是香港文化特點之一,中英夾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