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1&id=52647
留言 - 寫作休息室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寫作休息室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朱諾(Juno)
1. 很認同,寫小說真的很累。每天光是抽換詞面就快要瘋了(個人習慣除非必要的連接詞,同一個詞在同一篇最多出現兩次,且間隔三章才能再次出現) 要把小說寫好就要考慮很多,思索怎麼加強弱項,讓小說構成要素均衡發展。所以我不會說我喜歡寫小說,快樂痛苦並存比較像使命和習慣。
2. 我也覺得www不過蠻多人說自己喜歡寫小說卻不去了解這塊(小聲抱怨
3.我覺得會隨著年紀增長的比較像是感情跟經歷,文字敏感度要靠訓練,就是南風說的讀跟寫。我國三的時候深切感覺自己的文筆在那個年紀算好(喂,自己說),可是因為經歷不足很多東西無法掌握。但要說年紀比較大的人開始寫自然會比從小寫進步的快,因為詞彙量多嘛。每天閱讀讚讚,我因為要顧課業有時候都無法(ಥ_ಥ)
4. 之前跟其他人討論過,我們認為東方跟西方對小說的定義差很多。東方小說似乎一直被排除在文學外,不入流、以娛樂性為主。而西方的小說一直是三大文體(fiction, poetry and drama )之一,屬於文學的一環。可能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這邊比較不在意文學性。
不過我個人比較受西方影響,覺得小說是文學還是在意這塊&小說家也有社會責任。個人不排斥完全的商業小說,劇情精彩也很棒,不過感覺有些真的就……。覺得文學小說的刻畫+商業小說的刺激平衡起來很棒。
5. 南風說的這些diction 啊、角色塑造我會把他們規在小說構成要素中。個人期待更深層的東西,在其他都ok的情況下,反應時代跟點出還讀者生活相關的議題讓大家思索。老梗的確看作者功力,厲害的可以駕馭的很好。
我倒覺得創新要考慮,像我就幹過把五幕劇剁碎、玩弄時間軸的事……下場很慘。我覺得什麼都可以假,但人性一定要現實,這樣讀者才不會有違和感。
6. 這個就是文字敏感度是否足夠的問題了。
但我覺得每個人對太多細節或是堆疊的定義都不太一樣。我本人是歐風派、文筆偏華麗,我常開玩笑原文書很愛用一段廢話介紹另一段廢話。西方寫作的特色就是句子長、動作細。我之前被一個簡潔派教授帶過覺得我過度堆砌。但歐風小伙伴就看了覺得:嗯!很好啊,感覺很正常。
我覺得堆不堆砌要看文風跟文體,像短篇小說的特色就是單一事件、驚愕結尾,有限的篇幅自然不能像長篇一樣落落長,就要注意自己的詞彙有沒有踩在點上,快狠準的描述重點。欲
練出精簡的文筆可以從短篇小說著手。
想要恰當得做出的背景調查。我之前作業要寫比較早期的故事,就列了一堆年代事件,也參考了當時作品,盡量讓自己的詞彙符合年代。
而防範贅述就必須捨得砍文,做到去蕪存菁。那些無關、影響認知的句子再美也得刪,注意看上下句有沒有連結。
我寫文章的時候很在意氣氛,奉行適可而止。覺得前頭很順,但突然卡住就可能是過度堆疊。
我覺得在寫的時候都會有感覺哪裡可能有問題,就去針對那些點改。
擱置文章也是避免堆疊的方法,跟作品熟的時候無法看到問題,一旦興致冷卻後反而能清楚的指出缺點。隔斷時間修稿非常重要。
但每個人都有盲點,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贅述,只能靠著別人來發現。我高中同學就是我的小編,我都會把小說丟給她看,如果可以培養一個編輯會對寫作非常有幫助。
5 年前
回覆
南風知我意
謝謝創挑主細心的回覆,但我差不多睡了,下次上線我會好好拜讀再回應>o<
5 年前
回覆
南風知我意
不是按順序回答,抱歉>w<
6.感激你給了很多實用的建議給我,確實獲益良多。這裡的堆砌細節嚴格來說不是因為文風差異而造成的那種細節多寡問題,歐風、日風或者華文我都可以接受,我自己則比較熱愛華文,這裡指的堆砌細節就是不必要的細節,是純粹的寫了很多可能不會推動小說發展的累贅描述,我大概就是真的不捨得砍文那種人,只好以後慢慢學會狠下心來,盡量往去蕪存菁的目標加油。確實,最後一段我也同意,發現一些不足和問題可能需要依靠第三者的眼睛。
3.我也會有很忙碌之時,像是上次上線之後工作突然一下子變多了,於是久久無法上線,延遲了對你的回覆,我很抱歉。只是在在忙碌的日子,我也會擠出十到二十分鐘的睡前時間閱讀,最終讓閱讀成為每日必需。
4.我比較熱愛華風,翻譯文學我看得不算多,但一些經典的外國文學我在求學時期也閱讀過。說到文學小說,可能很多年輕讀者會抗拒,因為只要翻開,看到文字和緩慢的情節發展,大概就會使讀者感到一種閱讀的沉重負擔。青少年可能可以接受《洛麗塔》的電影版,那麼禁忌又刺激,但是納博科夫的原著小說卻非常玩弄文字,因納博科夫也是個文字大師,每個句子似乎都多層意義需再三思考,這不是很多年輕讀者想要看的。作者可以講求文學性,但我始終沒辦法斷言文學性是必然需要的。可以有純文學,可以有兩方面平衡的優秀小說,或者也可以創作只是刺激爽快的商業小說。至於作家是否該有社會責任,我認為作家確實該有文德。文德,是基本且最重要的,不然那只是個墮落的作者。
5.確實,我似乎比較多在意一些技巧性的地方,如果連這些都還沒辦法掌握好,也遑論更深層次的東西了。
其次,我不認為寫小說必須就要寫看似很偉大很普世的題材,如果寫了,呼籲了一些議題,提倡了一些改善和關注,我敬佩,但我不認為小說必須如此便才最高尚。每個範疇都有非常優異的題材發掘和拓展。但有一點我會很同意朱諾大大你,就是人性。以人性為內核,是毫無異議的,因為我們是人類,而無論何種創作都是獻給人類看的。
真的很感激朱諾大大詳細的回覆,也抱歉沒能即時回覆你,我很開心參加了這個創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同時也看到了很多其他人對於小說與創作的看法>o<!
5 年前
回覆
朱諾(Juno)
打賞了
第1篇
20
!
謝謝參與,南風有做過功課,開心*\(^o^)/*
5 年前
回覆
TING
同意寫小說很費腦力> <
每次寫完都會覺得精力虛脫QQ
5 年前
回覆
南風知我意
看見成稿的時候,即使虛脫,你大概也會有相應的滿足和驕傲吧(? 看見自己寫出來的,雖然耗費了時間,卻讓你覺得這段時間是值得的而不是空耗了,大概寫作者就是尋求這種充實>o<
5 年前
回覆
從前有個雲讀者,她叫基特
敢問你男票的網名會是“吹夢到西洲”嗎XD?
5 年前
回覆
南風知我意
沒有男朋友>U<,不過以後找到了我會努力讓他給我配對情侶名的蛤
5 年前
回覆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2. 我也覺得www不過蠻多人說自己喜歡寫小說卻不去了解這塊(小聲抱怨
3.我覺得會隨著年紀增長的比較像是感情跟經歷,文字敏感度要靠訓練,就是南風說的讀跟寫。我國三的時候深切感覺自己的文筆在那個年紀算好(喂,自己說),可是因為經歷不足很多東西無法掌握。但要說年紀比較大的人開始寫自然會比從小寫進步的快,因為詞彙量多嘛。每天閱讀讚讚,我因為要顧課業有時候都無法(ಥ_ಥ)
4. 之前跟其他人討論過,我們認為東方跟西方對小說的定義差很多。東方小說似乎一直被排除在文學外,不入流、以娛樂性為主。而西方的小說一直是三大文體(fiction, poetry and drama )之一,屬於文學的一環。可能是這個原因所以我們這邊比較不在意文學性。
不過我個人比較受西方影響,覺得小說是文學還是在意這塊&小說家也有社會責任。個人不排斥完全的商業小說,劇情精彩也很棒,不過感覺有些真的就……。覺得文學小說的刻畫+商業小說的刺激平衡起來很棒。
5. 南風說的這些diction 啊、角色塑造我會把他們規在小說構成要素中。個人期待更深層的東西,在其他都ok的情況下,反應時代跟點出還讀者生活相關的議題讓大家思索。老梗的確看作者功力,厲害的可以駕馭的很好。
我倒覺得創新要考慮,像我就幹過把五幕劇剁碎、玩弄時間軸的事……下場很慘。我覺得什麼都可以假,但人性一定要現實,這樣讀者才不會有違和感。
6. 這個就是文字敏感度是否足夠的問題了。但我覺得每個人對太多細節或是堆疊的定義都不太一樣。我本人是歐風派、文筆偏華麗,我常開玩笑原文書很愛用一段廢話介紹另一段廢話。西方寫作的特色就是句子長、動作細。我之前被一個簡潔派教授帶過覺得我過度堆砌。但歐風小伙伴就看了覺得:嗯!很好啊,感覺很正常。
我覺得堆不堆砌要看文風跟文體,像短篇小說的特色就是單一事件、驚愕結尾,有限的篇幅自然不能像長篇一樣落落長,就要注意自己的詞彙有沒有踩在點上,快狠準的描述重點。欲練出精簡的文筆可以從短篇小說著手。
想要恰當得做出的背景調查。我之前作業要寫比較早期的故事,就列了一堆年代事件,也參考了當時作品,盡量讓自己的詞彙符合年代。
而防範贅述就必須捨得砍文,做到去蕪存菁。那些無關、影響認知的句子再美也得刪,注意看上下句有沒有連結。
我寫文章的時候很在意氣氛,奉行適可而止。覺得前頭很順,但突然卡住就可能是過度堆疊。我覺得在寫的時候都會有感覺哪裡可能有問題,就去針對那些點改。
擱置文章也是避免堆疊的方法,跟作品熟的時候無法看到問題,一旦興致冷卻後反而能清楚的指出缺點。隔斷時間修稿非常重要。
但每個人都有盲點,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贅述,只能靠著別人來發現。我高中同學就是我的小編,我都會把小說丟給她看,如果可以培養一個編輯會對寫作非常有幫助。
6.感激你給了很多實用的建議給我,確實獲益良多。這裡的堆砌細節嚴格來說不是因為文風差異而造成的那種細節多寡問題,歐風、日風或者華文我都可以接受,我自己則比較熱愛華文,這裡指的堆砌細節就是不必要的細節,是純粹的寫了很多可能不會推動小說發展的累贅描述,我大概就是真的不捨得砍文那種人,只好以後慢慢學會狠下心來,盡量往去蕪存菁的目標加油。確實,最後一段我也同意,發現一些不足和問題可能需要依靠第三者的眼睛。
3.我也會有很忙碌之時,像是上次上線之後工作突然一下子變多了,於是久久無法上線,延遲了對你的回覆,我很抱歉。只是在在忙碌的日子,我也會擠出十到二十分鐘的睡前時間閱讀,最終讓閱讀成為每日必需。
4.我比較熱愛華風,翻譯文學我看得不算多,但一些經典的外國文學我在求學時期也閱讀過。說到文學小說,可能很多年輕讀者會抗拒,因為只要翻開,看到文字和緩慢的情節發展,大概就會使讀者感到一種閱讀的沉重負擔。青少年可能可以接受《洛麗塔》的電影版,那麼禁忌又刺激,但是納博科夫的原著小說卻非常玩弄文字,因納博科夫也是個文字大師,每個句子似乎都多層意義需再三思考,這不是很多年輕讀者想要看的。作者可以講求文學性,但我始終沒辦法斷言文學性是必然需要的。可以有純文學,可以有兩方面平衡的優秀小說,或者也可以創作只是刺激爽快的商業小說。至於作家是否該有社會責任,我認為作家確實該有文德。文德,是基本且最重要的,不然那只是個墮落的作者。
5.確實,我似乎比較多在意一些技巧性的地方,如果連這些都還沒辦法掌握好,也遑論更深層次的東西了。
其次,我不認為寫小說必須就要寫看似很偉大很普世的題材,如果寫了,呼籲了一些議題,提倡了一些改善和關注,我敬佩,但我不認為小說必須如此便才最高尚。每個範疇都有非常優異的題材發掘和拓展。但有一點我會很同意朱諾大大你,就是人性。以人性為內核,是毫無異議的,因為我們是人類,而無論何種創作都是獻給人類看的。
真的很感激朱諾大大詳細的回覆,也抱歉沒能即時回覆你,我很開心參加了這個創挑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同時也看到了很多其他人對於小說與創作的看法>o<!
每次寫完都會覺得精力虛脫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