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stories, writers or societies
Continue ReadingClear All
What Others Are ReadingRefresh
×
Write down what you like about the story
Install this webapp for easier offline reading: tap and then Add to home screen.
創作不可否認是需要特殊精神狀態的行為,一般來說就是需要高度集中力。但人類集中力的維持其實時間不長,而要維持高集中力,更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創作者都習慣在深夜創作,因為深夜比較不容易被打擾,深夜比較安靜。深夜的環境比較容易維持高集中力。
當然高集中力並非創作充分必要環境,只是高集中力必然與高創作效率已關。
目前學術研究,人類維持集中力的時間是越來越短,主因還是在資訊爆炸下人類的大腦必須被動處理太多資訊,對於大腦的思考習慣會產生很嚴重的影響。
其中弔詭的地方在於,集中力高的情況並不適合多工,也就是說,要嗎專注輸出,要嗎專注輸入。
如果你的創作過程是->創作遇到瓶頸->回想前面的劇情想找突破點->找到突破點並創作。
這等於經歷了一個輸出->輸入->輸出的流程,相當於被中斷了。這樣不管對輸出(創作)或輸入(回顧劇情)都會受到影響。
嚴重點創作效率嚴重下降,輕微點也會有找不到重點或者突破點不夠好的情況。
所以這比較麻煩的地方就是在於不能邊找邊創作,至少要回顧跟找到突破點是需要先專心把前面的東西看完,找出可以選的突破點並筆記下來,然後再根據筆記去創作。
可能效率會高一點,當然還有更高的做法就是學習卡片盒筆記跟Obsidian筆記軟體,可以大幅縮短尋找突破點的時間。
一點經驗談,如果我的解讀沒錯的話,你可以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