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php?chapter=1&id=130575
留言 - 休閒玩家的線上遊戲享受法 | Penana
arrow_back
留言 - 休閒玩家的線上遊戲享受法
info_outline
format_color_text
toc
comment
0
exposure_plus_1
取消
搜尋故事、作者及社群
顯示更多標籤
繼續閱讀
全部清除
更多
別人在看
刷新
更多關於「
」的結果
X
開啟推送通知以獲得 Penana 上的最新動態!
開啟通知
稍後
以 Facebook 帳號登入
或
註册/登入
以留言
海貍
好多遊戲專有名詞🤣不打遊戲的我看得有點吃力
我覺得用本名才不會有人覺得是本名吧,可能就隨便取的名字之類的。既然大家都用暱稱,用本名反而更不會被認為是本名(?)
話說我之前也有想寫虛擬實境網遊的小說,但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線上遊戲殺人畢竟只是操作技能,它是一個畫面,但是如果是VR遊戲的話就是真的殺人了耶?!尤其是用近身武器的,例如刀啊劍啊什麼的。依你看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比較好?
1 年前
回覆
聞人旅
不過我也有看過真的非常像真的名字的ID,真實感不是一個檔次的XD (就好像如果有人叫林雅詩、可能也不會被認為是本名,但是如果叫陳俊傑可能就⋯⋯)
我依兩個層面來回答好了:
以創作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可以發揮的好題材,可以將遊戲文與社會文結合,或許可以達到像蕗舟大的《花萸蘿》那般巧妙的融合,以未來可能存在的遊戲模式來書寫社會議題;
如果要淡化這點、則是可以將強獎勵與殺戮結合,來正當化作品人物在遊戲中的殺戮行為;例如修仙題材中的殺人奪寶,也能將其融入現實、殘酷的成分,淡化道德感)。
那以現實中若是存在VR、甚至完全沈浸遊戲的前提來說,首先依作品需求分:
以GTA、或是一些犯罪、黑暗血腥取向的遊戲而言,在確定客群及規範的前提下,越真實越好,體液飛濺、手感回饋真實為佳,而與之最相關的,或許是社會規則的跟進,以配套的法規、科學的論證來確保創作自由與人倫道德的明確界限。
那以非血腥真實取向的遊戲而言、就是弱化殺人感、一樣可以綁定強獎勵等等。例如無體液噴濺、改以粒子效果呈現;
或是確立明確的遊戲內規範、以遊戲機制來綁架道德行為:例如紅名(主動出手者)的懲罰、以及自保者的獎賞,來強調遊戲內容支持正義、譴責惡意殺人行徑的立場。
我覺得一般遊戲與vr、完全潛行遊戲的分野就在於「真實感」,在於「是否將導致玩家無法辨認真實與虛幻世界」,所以另一個作法,或許就是針對遊戲裝置,必須讓玩家明確知道自己是在「玩遊戲」,而並非現實;這方面以創作題材來說,就很接近駭客任務和全面啟動了XD
我不太確定海狸大要問的是不是這個,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希望有回應到海狸大想討論的部分!畢竟身為一個遊戲愛好者,說這些我可就不睏了XD
1 年前
回覆
海貍
@聞人旅
,我不是大大啦XD 只是一個愛到處看書的貍🤣
你講的超詳細耶,我是還沒想到相關法律配套的問題,只是單純覺得這部分光要實行應該就很困難。
即使不說是VP遊戲,一般的動作或射擊線上遊戲已有引發孩童或青少年暴力的爭論。如果變成虛擬實境遊戲,實際上應該很難實行。除了法律外,可能要輔佐一些測驗(通過才能玩)、大腦儀器(玩完遊戲後弱化殺人記憶?我不知道可不可行)之類。
1 年前
回覆
聞人旅
@海貍
,
沒錯沒錯!遊戲和犯罪的掛鉤一直沒有消除過,兒童青少年尤為是,所以若能融入這點,也會是很切合社會議題的內容!
測驗和儀器就好比曾經的公民投票權議題,也曾被提出需要通過某些測驗才能投票、但最終以不符公民權力告吹;
但並不代表創作中不能營造這樣的世界觀!不過我的這部作品是為了寫爽文才提筆的,所以不打算這麼深究,但是光想像都覺得是個不錯的科幻題材!
但如果以目前的科技來說的話或許很難吧,畢竟全腦理論還有一口氣在、而腦區分工理論也並非完全符合現實,像是過去曾出現的前額葉切除就有極大的隱患、副作用,因此即使撇除思想不談,人體也還是太複雜了XD
但若是那天大腦真的被解密成功,玩到完全潛行遊戲的那天說不定也不遠了!<<只知道玩遊戲的廢物
1 年前
回覆
回到故事
×
×
寫下你喜歡這個故事的地方
傳送
send
×
介面主題:
字體大小:
行距:
段距:
自動加載下一章
還原至預設
×
訂閱
前往雜誌頁面
/
+ 付小費
The tip will be charged every payment period
+ 使用優惠碼
套用
close
收件人姓名
郵寄地址
電話號碼
I prefer
not to receive
the physical benefits.
加入!
Pay with
xxxx xxxx xxxx
更新付款方式
一次性購買,不會續訂。
如果你在試訂期結束前沒有取消訂閱,我們將會每
自動向你收取訂閱費用,直到你取消為止。
每
自動扣款,直至取消訂閱。你可以隨時取消訂閱。
你可使用非信用卡訂閱
一年計劃
。
請留下你的電話號碼。
我們會於稍後以WhatsApp聯絡你。
提交
請輸入電話號碼
信用卡付款
你已經訂閱了此計劃!
管理訂閱
X
×
對此喜歡的人
x
繼續
此動作將消耗
0
Pena幣餘額:
0
(
按此購買Pena幣
)
確認
取消
arrow_back
×
×
send
傳送
×
在主頁加入 Penana 以更方便離線閱讀:按
然後按「加至主畫面」
X
註冊
登入
account_circle
email
vpn_key
我已閱讀,理解並同意Penana的
服務條款
.
加入!
email
vpn_key
記住我
登入
忘記密碼?
OR
Login with Facebook
我覺得用本名才不會有人覺得是本名吧,可能就隨便取的名字之類的。既然大家都用暱稱,用本名反而更不會被認為是本名(?)
話說我之前也有想寫虛擬實境網遊的小說,但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通:線上遊戲殺人畢竟只是操作技能,它是一個畫面,但是如果是VR遊戲的話就是真的殺人了耶?!尤其是用近身武器的,例如刀啊劍啊什麼的。依你看來,這個問題怎麼解決比較好?
我依兩個層面來回答好了:
以創作來說、這反而是一個可以發揮的好題材,可以將遊戲文與社會文結合,或許可以達到像蕗舟大的《花萸蘿》那般巧妙的融合,以未來可能存在的遊戲模式來書寫社會議題;
如果要淡化這點、則是可以將強獎勵與殺戮結合,來正當化作品人物在遊戲中的殺戮行為;例如修仙題材中的殺人奪寶,也能將其融入現實、殘酷的成分,淡化道德感)。
那以現實中若是存在VR、甚至完全沈浸遊戲的前提來說,首先依作品需求分:
以GTA、或是一些犯罪、黑暗血腥取向的遊戲而言,在確定客群及規範的前提下,越真實越好,體液飛濺、手感回饋真實為佳,而與之最相關的,或許是社會規則的跟進,以配套的法規、科學的論證來確保創作自由與人倫道德的明確界限。
那以非血腥真實取向的遊戲而言、就是弱化殺人感、一樣可以綁定強獎勵等等。例如無體液噴濺、改以粒子效果呈現;
或是確立明確的遊戲內規範、以遊戲機制來綁架道德行為:例如紅名(主動出手者)的懲罰、以及自保者的獎賞,來強調遊戲內容支持正義、譴責惡意殺人行徑的立場。
我覺得一般遊戲與vr、完全潛行遊戲的分野就在於「真實感」,在於「是否將導致玩家無法辨認真實與虛幻世界」,所以另一個作法,或許就是針對遊戲裝置,必須讓玩家明確知道自己是在「玩遊戲」,而並非現實;這方面以創作題材來說,就很接近駭客任務和全面啟動了XD
我不太確定海狸大要問的是不是這個,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希望有回應到海狸大想討論的部分!畢竟身為一個遊戲愛好者,說這些我可就不睏了XD
你講的超詳細耶,我是還沒想到相關法律配套的問題,只是單純覺得這部分光要實行應該就很困難。
即使不說是VP遊戲,一般的動作或射擊線上遊戲已有引發孩童或青少年暴力的爭論。如果變成虛擬實境遊戲,實際上應該很難實行。除了法律外,可能要輔佐一些測驗(通過才能玩)、大腦儀器(玩完遊戲後弱化殺人記憶?我不知道可不可行)之類。
沒錯沒錯!遊戲和犯罪的掛鉤一直沒有消除過,兒童青少年尤為是,所以若能融入這點,也會是很切合社會議題的內容!
測驗和儀器就好比曾經的公民投票權議題,也曾被提出需要通過某些測驗才能投票、但最終以不符公民權力告吹;
但並不代表創作中不能營造這樣的世界觀!不過我的這部作品是為了寫爽文才提筆的,所以不打算這麼深究,但是光想像都覺得是個不錯的科幻題材!
但如果以目前的科技來說的話或許很難吧,畢竟全腦理論還有一口氣在、而腦區分工理論也並非完全符合現實,像是過去曾出現的前額葉切除就有極大的隱患、副作用,因此即使撇除思想不談,人體也還是太複雜了XD
但若是那天大腦真的被解密成功,玩到完全潛行遊戲的那天說不定也不遠了!<<只知道玩遊戲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