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安德烈與印度軍方的幾名代表抵達台北,與李天明會合。這一次的見面,安德烈明顯帶著期待和好奇心。隨後,一行人乘坐專車前往位於通霄的資料中心。這裡被選為展示的地點,看起來非常不尋常。
當他們到達資料中心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白茫茫的沙灘。印度軍方的代表們看著這個看似毫無準備的展示場地,有些困惑,開始低聲交談。
安德烈看向李天明,好奇地問道:「李先生,這就是您為我們準備的展示場地嗎?為什麼會在沙灘上?」
李天明微笑著回應:「請放心,我們選擇這裡是有原因的。這裡的地面條件能夠更好地展示機器人的性能。請各位稍安勿躁,請先入座。」
李天明指了指旁邊安排好的一排椅子和桌子,上面擺滿了水果和飲料,似乎更像是準備了一場宴會。安德烈和印度軍方的人員彼此交換了幾個疑惑的眼神,但還是順從地坐了下來。
突然,左邊的一扇鐵門發出「嘎拉拉」的響聲,門被推開,20個綠色的戰鬥機器人整齊劃一地走了出來。它們的步伐沉穩有力,宛如一支訓練有素的部隊,迅速走到李天明和印度軍方人員面前,隨即立正敬禮。
這一幕讓印度軍方的代表們目瞪口呆,其中一位軍官忍不住低聲說道:「這些機器人看起來倒是挺威風,但它們真的能戰鬥嗎?」
聽到這位軍官的疑問,李天明笑了笑,示意機器人開始進行下一個步驟。隨著他的一聲令下,20個機器人迅速分成兩隊,開始進行打鬥演練。機器人之間的攻防變化迅速,拳腳相加,每一次動作都精確而迅猛,彷彿真實的戰場搏鬥。
印度軍方的人員,尤其是軍事將領們,看得目不轉睛。他們很快開始交頭接耳,顯然對眼前的機器人表現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而,其中一位將軍仍舊表現得有些懷疑,他沉聲說道:「這些動作可能只是程式設定好的套裝,在實戰中沒有多大意義。」
李天明聽到這話,微笑著說:「將軍,我看您身材健碩,顯然是經常鍛鍊。想必擁有不錯的戰鬥力吧?」
那位軍官自信滿滿地回應:「那是當然,我多年來帶兵打仗,每天都在鍛鍊自己。三個普通士兵都不一定打得過我一個。」
李天明點點頭,對機器人隊伍下達了新指令:「所有機器人停止,回到原位。」
然後他轉向那位軍官,語帶挑釁地說:「那麼,將軍,您不妨選一個機器人,和它來一場單挑,看看它們在實戰中的表現。」
那位軍官毫不猶豫地挑了一個機器人,他選的是一個看起來略顯笨拙、顏色稍微有些髒的機器人,或許他認為這會是比較弱的一個。
兩人站在場地的中央,互相對視著。大約十秒後,軍官首先出手,一拳打向機器人。機器人迅速抬起一隻手臂,輕易地擋住了這一擊,隨即反手一推,把軍官推倒在沙地上。好在地面是沙子,軍官並沒有受傷,他迅速站起來,臉上帶著一絲尷尬和不服氣。
這一次,軍官用上了左右連擊的技術,快速地向機器人發動攻擊。但就在他的手還未觸及機器人之前,機器人再一次靈活地擋住攻擊,並且在他的肚子上輕輕一推,軍官再次倒在了沙地上。
周圍的印度軍方代表們和安德烈都發出了驚嘆聲,顯然,這次展示的效果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幾名印度軍方人員低聲交談,其中一位忍不住讚嘆道:「看來這些機器人是真的有戰鬥能力,並不僅僅是程式寫好的動作!」
安德烈看到這一幕,忍不住問道:「李先生,這些機器人的表現確實讓人驚訝。但我有一個疑問,這些機器人在實戰中的應用效果如何?是否可以應對複雜的戰場環境?」
李天明笑著回答:「安德烈先生,您的問題很專業。這些機器人已經過多次測試,可以應對不同的戰場環境。不僅如此,它們還具備自主學習和適應能力,可以根據戰場上的情況即時調整策略。當然,這次展示的只是基本動作,實際應用中還有許多潛力等待發掘。」
印度軍方的代表們在一旁低聲討論,顯然被這次展示深深震撼。其中一位高階將領對李天明說:「李先生,我們對這些機器人的表現非常滿意。我們希望進一步討論合作的可能性。」
李天明點點頭:「當然,我們非常願意與印度軍方合作。我們可以安排更詳細的展示和測試,來確保這些機器人符合您們的需求。」
安德烈也補充道:「我們需要回去做一個完整的評估,但這次展示確實讓我們看到了這些機器人的潛力。」
展示結束後,李天明與安德烈和印度軍方代表繼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他們約定將在未來幾週內再進行一場更高規格的測試,以便更全面地了解這些機器人的能力。
李天明滿懷信心地送走了安德烈和印度軍方的代表,他知道這次展示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他深信,未來的合作將為他們的機器人技術開闢新的市場和機遇。他決心要繼續推動技術的發展,讓這些機器人真正走向戰場,展現其獨特的價值。
三天後,安德烈再次來電,帶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印度軍方對機器人的戰鬥性能非常滿意,並且開出了初步的採購需求。他們希望能夠立即訂購300台戰鬥機器人,並且要求李天明提供報價。
這讓李天明有些猶豫。他一向擅長技術和產品開發,但在國際市場上報價這種事情對他來說相當陌生,尤其是涉及這麼龐大的金額。然而,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知道自己不能錯失。
他立即召集公司高層開會,討論如何制定這次的報價方案。在會議上,李天明首先問道:「各位,我們該如何為這300台戰鬥機器人定價?這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我們必須謹慎。」
小徐提議:「我認為我們應該將價格設在每台60萬美元。這樣的價格不僅能覆蓋我們的生產成本和技術投入,還能保證我們有一定的利潤空間。」
另一位高層也補充說:「是的,這個價格範圍是合理的,但我們需要考慮到市場的競爭性。我們的戰鬥機器人是新產品,雖然性能出眾,但印度軍方可能還是會希望有一些優惠。」
李天明點了點頭,同意道:「沒錯。我們還需要考慮到安德烈的角色,他的印度公司在這次交易中也起到了橋梁作用,或許我們可以考慮給他們一些傭金。」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李天明最終決定:每台戰鬥機器人的單價設為60萬美元,並在其中預留1萬美元作為安德烈的公司使用的傭金。也就是說,最終印度軍方的報價為每台60~70萬美元之間。
ns18.117.132.49da2